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检查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19-09-06 10:16 阅读量8039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病史和体检结果常不足以用来确诊狼疮疾病。因此需要抽血、拍片、彩超等做进一步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测结果对正常诊断十分重要,同时对治疗效果的判定同样不可或缺。某些特殊检测结果还可用来检测治疗时药物的安全性。有些狼疮患者可存在特殊的并发症,需要通过血液检测等才能确诊。现将SLE的基本实验室检查作出以下阐述:

       1.常规检查

timg (2).jpg

       ①血常规

       SLE患者可有红细胞减少和贫血,发生原因可为慢性病长期消耗、出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自身抗体引起的红细胞破坏)以及维生素缺乏等。白细胞数可因炎症存在而增高,但也可因狼疮活动或病毒感染而降低。血小板数可因自身抗体攻击血小板或骨髓功能减退导致血小板制造不足而减少。大多数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是不正常的。

       ②血生化

       血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和抗体、血淀粉酶等,这些检测参数在SLE时都有可能发生异常,其中,肝肾功能帮助初步判断病人的一个基础或者全身情况,预估和分析病人服药后的代谢情况,血脂有助于临床判断血粘度、血流变等情况,对临床选择和指导用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电解质检查可明确电解质情况对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有重要的意义,例如SLE累及到肌肉系统时,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无力,电解质检查中,如有血钾降低也可有肌无力的症状,那么电解质检查就有助于临床分析和判断肌无力由什么原因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的患者有时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检查甲状腺相关项目有助于鉴别诊断,分析和判断系统或器官累及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和预后等;当SLE累及胰腺时,血淀粉酶的检测就尤为重要,测定血淀粉酶可以判断胰腺功能、严重程度、转归和预后等。

       ③尿常规和尿蛋白定量

       尿液分析是筛选肾脏损害和尿路感染的十分有用的方法。临床上出现明显肾脏损伤的狼疮患者,99%的尿分析结果都是不正常的。SLE时肾脏受损害的机会极多,可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狼疮性肾炎会出现有持续性蛋白尿≥0.5g/d,即尿蛋白(3+)或(和)出现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等,还可能有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升高等伴发症状;尿蛋白定量常见的项目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准确的尿蛋白定量有助于分析和判断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判断预后等。多数病人尿中可有显微镜下血尿,并且还可有大量管型如颗粒管型、透明管型等。尿中白细胞过多常常表示患者有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者是肾盂肾炎,尤其是女性狼疮患者。

       ④血沉和C反应蛋白

       SLE患者的血沉基本都增快,特别是在狼疮活动期更是如此。如狼疮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高,那么患者合并感染的机会更大,在排除感染时有一定价值,在追随狼疮病情变化是也可能有某些意义。

       2.特殊检查

       (1)抗核抗体谱

       ①抗核抗体

       该实验结果可用于对SLE的初筛,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出现抗核抗体阳性常表示患者有真正的风湿病;使用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检测方法可见到不同形态的改变,在这些形态中尽管均质型和周边型是狼疮的特殊表现,但斑点型也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时出现。

       ②抗双链DNA抗体

       该抗体在非SLE患者极少阳性,在SLE患者中大约半数出现这种抗体,因而是一种更特异性狼疮诊断参数,且表示患者的炎症严重或脏器损害明显。该抗体含量与临床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病情加重时检测值很高,病情缓解后则迅速下降。

       ③抗ENA抗体谱

       a.抗Sm:是诊断SLE的标志抗体,有助于早期和不典型病人的诊断或回顾性诊断;

       b.抗RNP抗体:往往与SLE的雷诺现象和肺动脉高压相关;

       c.抗SSA(Ro)抗体:与SLE中出现光过敏、血管炎、皮损、白细胞减低、平滑肌受累、新生儿狼疮等相关;

       d.抗SSB(La)抗体:与抗SSA抗体相关联,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有关;

       e.抗rRNP抗体:往往提示有狼疮脑病或其他重要内脏损害。

       (2)抗磷脂抗体

       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β2GPI)抗体、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等针对自身不同磷脂成分的自身抗体,结合其特异性地临床表现可诊断是否合并有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3)抗组织细胞抗体

抗红细胞膜抗体,现以Coombs试验测得。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抗神经元抗体多见于神经精神性狼疮.

       (4)补体

       血清中补体与抗双链DNA一样,补体C3、C4检测也是观察狼疮活动程度的可靠参数。因为血清补体在炎症过程中被消耗而含量降低,所以补体含量降低表示炎症活动,反之则表示炎症缓解。

       (5)血清免疫球蛋白

       部分SLE患者可出现血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增高;与免疫球蛋白G不同,狼疮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M可正常、高于正常或低于正常;狼疮时发生免疫球蛋白A缺乏的比率比正常人高,唾液中该物质减少的狼疮患者易发生反复性呼吸道疾病或呼吸道感染。

       (6)类风湿因子RF

       部分SLE患者RF是阳性的,若RF过高而抗核抗体含量过低可提示患者可能有类风湿关节炎而非SLE。

       3.肾活检病理

timg (3).jpg

       肾活检通常情况下叫做肾穿刺。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狼疮性肾炎、判断狼疮活动性并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4. 影像学等其他检查

timg (4).jpg

       有助于早期发现器官损伤。如神经系统核磁共振、CT有助于发现和治疗脑部的梗死性或出血性病灶,脑电图检查发现脑电波异常有助于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判断;胸部高分辨CT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肺间质性病变,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判断双肺的通气弥散功能等;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心肌、心瓣膜病变、肺动脉高压等有较高的敏感性而有助于早期诊断;肌电图检查可以判断神经源性还是肌源性肌肉损害;血管彩超可以检测是否有血栓等等,以上这些常见的检查在SLE患者活动期常常有异常的结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