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19-03-27 15:56 阅读量6906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白塞病(Behcet diseas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炎,以累及多系统和多脏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也称眼-口-生殖器三联症。多见于青年人,儿童较少见。儿童病人中,男女发病比例为12:5,约45%有家族史,以皮肤损害为特点。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约为14/10万。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有关:患病人群HLA-B51和B27基因型较多;也可能与结核、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有关;患者出现抗口腔粘膜抗体、免疫球蛋白增高及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免疫紊乱,故可能与自身免疫亦有关。

 

  发病机制

由于病因不明,白塞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毒、链球菌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

1.遗传机制 日本学者早在1973年就发现白塞病患者中HLA-B5的阳性率达61%-88%,有家族史的白塞病患者中HLA-B5的基因频率达92%,且临床表现更典型,预后更差。从日本到中东、西班牙,不同种族人群中约一半以上的白塞病患者为HLA-B51阳性,白塞病可能是通过古老的游牧民族和土耳其部落,经丝绸之路,沿中东、远东从欧洲传到日本。目前已知白塞病的最大遗传危险因素是HLA-B51,可能主要和B-5101和/或B-5108亚型有关。白塞病发病还与其他HLA亚型相关,包括HLA-B15、HLA-B27和HLA-B57。 除HLA基因易感性外,TNF基因、MHCⅠ类相关分子(MIC)也参与白塞病的发病。TNF启动子部可能有两个等位基因:TNFB1和TNFB2,TNFB2与HLA-B51相连锁,共同影响疾病危险度和受累器官严重程度。MIC基因位于TNF基因和HLA-B基因之间,其编码多肽主要分布于胃肠道黏膜表面,推测其分子序列与HLAⅠ类分子相似并可能与白塞病相关,因为口腔和食管损害是早期常见特征。

2.免疫反应 病毒或细菌感染人体后,微生物的抗原与人类热休克蛋白抗原分子结构相似,细菌抗原的递呈激活T细胞,导致与细菌具有共同抗原的组织细胞的损伤。人类HSP-60的氨基酸序列与细菌HSP-65的序列相似,因此反复暴露于细菌HSP下,打破机体自身HSP耐受,激发T细胞对自身和微生物HSP的反应,产生炎性细胞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使组织损伤。免疫荧光技术测出体液免疫异常,如血清IgG、IgA、IgM 增高,C9升高,总补体增高,认为白塞病可能与体液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

主要侵犯小动静脉、微血管为主的全身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年人,以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为主要表现,可累及多个脏器与系统。儿童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极为相似,小儿可以皮肤病变为主要症状,且家族遗传倾向明显高于成人。

1.口腔溃疡 几乎100%患儿有口腔溃疡,并常以此为首发症状,反复发作,疼痛剧烈。  

2.阴部溃疡 见于94%患儿,较成人高(61.4%),反复发作次数少,溃疡大而深。

3.眼部病变 24%眼部受累,低于成人的60%-80%。一般出现较晚,可表现为全葡萄膜炎、视网膜炎、巩膜炎、结膜炎,25%-45%眼部受累的病人最终失明。发生全葡萄膜炎的男性多于女性,而且视力预后更差。

4.皮肤 约占69.5%,痤疮样损害、毛囊炎和结节性红斑最常见,典型的尚可有针刺激反应(当皮肤被针刺24-48小时后,针刺部位有脓疱或毛囊炎)。儿童可以单纯的皮肤病变,如痤疮样损害、毛囊炎样皮肤损害为唯一表现,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

5.关节炎 占76%,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尤其是膝关节。

6.中枢神经系统 10%患者出现,可引起脑膜炎症状群、脑干症状群、器质性精神错乱症状群等,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7.消化道 可有多发性溃疡(以回盲部最多见),腹痛、腹泻,甚至出血、穿孔。

8.大血管炎 因静脉血栓形成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等。动脉受损可形成动脉瘤,以主动脉最常见。肢体及肺动脉阻塞有指端坏死、无脉症、肺动脉高压等。

9.其他 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乏力、纳差、睾丸及附睾炎,心、肺、肾、听力损害。

10.实验室检查 目前白塞病实验室检查阳性项目不多,主要有白细胞轻度增高、不同程度贫血、血沉快、C反应蛋白阳性,部分患儿ASO、粘蛋白和球蛋白增高,受损器官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如钡灌肠检查发现小肠病变、超声检查发现血管病变、MRI检查发现神经系统病变等。

20170220132833_62ae1214628540dd48839573d318ef73_1.jpeg

 诊断

白塞病无诊断金标准,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一般采用白塞病国际研究小组于1989 年制定的国际标准。

(一)必要条件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1年内发作3次以上口疮样或疱疹样溃疡。

(二)加上以下4条中的2项

1.复发性生殖器溃疡 往往于发病后数月或数年出现生殖器溃疡,多留有瘢痕。

2.典型局限性眼损伤 以慢性复发性双侧葡萄膜炎为特征。前、后葡萄膜炎,或眼科医生用裂隙灯查到玻璃体有细胞,或视网膜血管炎。

3.典型局限性皮肤损害 结节红斑或假性毛囊炎,或脓性丘疹,或未经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出现痤疮样结节。

4.过敏反应阳性 又称针刺样反应阳性,针刺皮肤24-48小时后出现小丘疹或脓疱样损伤。


预后

 

一般呈良性病程,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大血管等重要病变和胃肠穿孔者预后差,约1/4的病人会失明,男性眼葡萄膜炎发生率较女性高,视力预后较女性差。


590375532.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