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一个儿科医生妈妈的育儿经

刘亚兰医生 发布于2022-03-27 16:36 阅读量1210

本文由刘亚兰原创

女儿生在一个医生家庭,她在我们的忙碌中成长起来,今天她27岁了,学业和事业都是同龄人的Top1%,从小几乎没有打过针,吃药也很少,身体健康。回顾养育孩子的过程,这种顺利,应该不是偶然的,而是做对了什么、又有哪些疏忽导致至今的遗憾。下面是女儿出生~小学阶段我们的养育模式。

1,女儿是剖腹产,生后每天沐浴1次,斜盆淋浴,从不泡澡,外阴肛门处是清洗重点。

2,母乳时间短,只有一个月,及时补充优质奶粉(记得是美国的S26),第2个月开始补充辅食,严格按照教科书来添加辅食,蔬菜水果搅拌打烂成泥状(一岁前用掉3个搅拌机打汁机等),按照孩子头天吃得好不好来调整,并不是她不吃的食物就不做了,而是换个做法,改变味型,直到她不排斥愿意吃为止。比如土豆和红萝卜,就有五六种做法,一边鼓励一边讲这个菜有啥好处。有时只吃1-2口也坚持这么做。有一点很重要,2岁以后孩子的食谱基本跟大人一样,三餐你吃啥他吃啥,避免偏食(你偏食孩子就偏食)三餐之外孩子可以在上下午加1-2顿点心(精而少,不可影响正餐的食欲)。

3,碰上孩子胃口不好,不想吃,绝不强迫,让肠胃休息1-2顿后自然恢复,但要注意排便是否正常,每天要有1-2次正常的便便。后来家里有了老人照顾,就开始“追着孩子喂饭”了。

4,碰上孩子腹泻,只要不是很严重的水泄便,也基本上是先让她拉几次,大多数都是自然恢复。说实话,那时候孩子小、我们自己也正是事业打拼期,有时候根本顾不上她,反而让孩子锻炼了自我的恢复能力。人的肠道有自我修复能力,只要不是很重的水样便,可以等待自我修复。

5,碰上孩子发烧,印象中只要那么2-3次,只要是中低烧,不吃退烧药,一般喝水+小柴胡+休息就搞定了,2-3天的低烧都可以先扛一扛,不行再给其它治疗。孩子基本上是自己扛过来的,这就锻炼了她自身的免疫力。

6,从不给孩子任何补品,任何!孩子的最佳补品就是正餐和睡眠。吃好正餐,睡够9小时。

7,晚餐时间(6:00-6:30pm)和睡眠时间(9:00-9:30pm)是雷打不动的。时间节点非常非常重要!有规律性才有身体各个功能的最好发挥。

8,周一~周五,不看电视,大人也不在客厅看电视。周末看电视也限制2小时以内。

我也有遗憾的事:

1,女儿从小喜欢看书看动漫,我们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给与干预,她很快就近视了,到了高中已是高度近视。还好,18岁及时做了晶体植入手术,还她一副好视力和好看的眼睛。

2,女儿小学五六年级时发现她个子中等偏下,也想等等看后期发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应对办法,初中时又长高了一点,但还是不够,那几年孩子住校做检查请假麻烦,一等就等过了最佳的补救时间。虽然身高主要跟遗传有关,但现代的医学是可以补救的。

       看起来平常事,做起来不易事。希望这些点滴对我们的家长有所帮助。今天3.18,正好是女儿的生日,遥祝她生日快乐!也祝所有的孩子们快乐和健康!

       儿科刘医生/安琪妈妈 22.3.18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