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变得常见起来,以至于有些人一腰疼就觉得自己是“突出”了。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些人们对腰椎间盘的常见认知其实是错误的。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错!
很多人会把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为一谈。到医院一拍片子,发现自己腰椎间盘突出,就以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只是一个影像学的概念,就是腰椎CT检查发现腰椎间盘向后突出。这是一个退行性病理改变,而并不是一种疾病。随着我们人体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指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并导致患者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表现出腰疼,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碍,甚至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没有出现腰腿疼等表现,就别觉得自己的病了。
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
错!
腰疼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也可能是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突功能紊乱等其他疾病的症状。
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满足三个要素:影像学检查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受压神经根相应分布区疼痛、麻木等症状;特定的神经根损害体征。所以,如果出现腰疼,不要给自己给自己下诊断,更不能乱吃药。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确定腰疼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我没有腰疼,就一定没有腰间盘突出症?
错!
前面说到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是:受压神经根相应分布区疼痛、麻木。如果腰椎间盘突出造成腰椎管内主要支配臀部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神经受压,即使病变在腰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却是腿疼腿麻。
所以,不管是身体哪个部位出现疼痛,只要症状持续不能缓解,都要尽早就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越大越严重?
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程度与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椎间盘突出非常大却没有任何症状的病例,也经常碰到很小的椎间盘突出却导致严重的疼痛的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它突出的位置和对神经根压迫程度等因素。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要多休息就好了?
错!
有研究表明,卧床休息与保持日常活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几乎没什么影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键在于在缓解腰椎间盘压力。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一定要手术?
错!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一些轻症患者,只需要采取保守治疗,如绝对卧床休息、腰背部肌肉锻炼、牵引、理疗、药物等,就能使症状缓解或完全消失。
但对于部分症状严重,经过保守治疗2~3个月以上症状没有好转,并且出现神经损害的表现时,就建议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否则受损的神经就会出现不可恢复的功能障碍。
腰不疼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治好了?
错!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疼痛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治愈,只能说明神经根压迫减轻,局部炎症水肿消退了。腰不疼不仅不能说明病好了,甚至不能说明疾病减轻了。有时候,虽然患者的疼痛减轻了,但下肢力量却降低了,甚至出现了大小便困难,这说明病情可能反而加重了。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要睡硬床,越硬越好?
错!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医生常常建议患者睡硬板床。很多人就以为床越硬越好,甚至不铺床垫,直接睡光板床,这导致很多患者越睡腰越疼。
其实,医生说的硬板床并不是越硬越好,而是软硬适度,能在各个角度维持腰椎生理曲度的床。床垫的厚度一般在10cm以内,确保在患者躺下去的时候,床垫可以给腰部一定的支撑,减轻腰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压力,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后可以随便运动?
错!
在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如果进行不恰当的剧烈运动,可能会造成症状复发甚至加重。因为前面说过,症状缓解并不代表腰椎间盘突出就痊愈了。所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护腰,不能肆无忌惮地进行剧烈运动。建议患者可以做一些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体操,循序渐进地增加腰部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