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了咋处理?这么做才合理

蒋顺琬医生 发布于2022-07-07 22:47 阅读量1125

本文转载自骨伤微创治疗与快速康复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行走或奔跑时,突然间一下子没站稳,脚腕扭了一下,然后脚腕处就传来了剧烈的疼痛。你知道,这是你崴脚了。

崴脚其实是一件挺常见的事情,但也确实是一件挺让人痛苦的事情。

崴脚了是咋回事?

崴脚的学名叫踝关节扭伤,是指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踝关节因一次活动超过其正常活动度,包括过度内翻或者外翻,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关节囊等发生损伤。踝关节就是我们常说的“脚腕”或“脚脖子”。

崴脚很常见,是不是问题不大?

崴脚的确很常见,但症状可以因损伤程度而不同。轻中度踝关节扭伤时,踝关节部位肿胀较轻,存在压痛点,活动脚踝时疼痛加重;重度踝关节扭伤时,踝关节部位疼痛较剧烈,肿胀也比较严重,同时还会伴有明显的皮下瘀斑,患者会无法行走,甚至无法负重。而且,如果崴脚后处理不当,不仅会恢复得非常缓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发展为反复崴脚,继发关节炎,带来更大更持久的痛苦。

因此,虽然崴脚很常见,但并不是不需要重视,及时、正确的处理还是很关键的。

崴脚了都需要去医院吗?

很多人都经历过崴脚,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有去医院而自己痊愈的。可见,崴脚了并不一定需要去医院。如果崴脚后能够正常活动,踝关节也没有肿胀,关节不疼,那就不需要去医院处理,只要尽量减少活动,休养几天就可以了。但如果崴脚后踝关节明显肿胀,伴有皮肤温度升高,也不能站立行走,那就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了重度崴脚,

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处理?

发生重度崴脚后,如果不方便立即前往医院,应当先采用RICE的方式来处理:

1. R(rest):休息。制动受伤的踝关节,使用拐杖等辅助装置或者应用支具固定受伤的踝关节。

2. I(ice):冰敷。发生崴脚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冰敷,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冰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间隔2~3小时。

3.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减轻踝关节的肿胀。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石膏、支具等来保护踝关节。

4. E(elevation):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踝关节抬高,高过心脏,有助于减轻肿胀。

进行了RICE处理后,仍旧需要及时到附近医院的运动医学科或骨科就诊。

如何预防崴脚?

虽然说崴脚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真发生了还是挺让人痛苦的,因此,我们要保护踝关节,预防崴脚。

1、运动时要衡量自身运动能力,循序渐进

很多人在运动时都有一个误区,以为运动强度越高,运动效果就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关节和肌肉会难以承受,就非常容易发生扭伤。因此,在运动前,要对自身运动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强度。

2、平时加强下肢力量的锻炼

很多人在运动时发生崴脚,主要是平时没有运动基础,下肢力量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运动中增强下肢力量。

3、运动前注意热身

运动前可以通过高抬腿、开合跳、小碎步等动作进行热身,这样能够让踝关节活动起来,达到一个预热的效果,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4、尽量避免穿跟太高的鞋子

很多女孩为了美丽,会选择跟很高的鞋子。但这样的高跟鞋稳定性比较差,非常容易发生崴脚。所以,如果不是必须,还是要尽量避免穿跟太高的鞋子。

总而言之,崴脚虽然常见,但处理不当还是可以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如果出现崴脚,一定要及时、正确处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