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被高空抛物砸伤颈椎、脊髓,医生一招保住了他的颈椎

蒋顺琬医生 发布于2022-01-29 12:51 阅读量726

本文由蒋顺琬原创

近来,高空抛物意外频发,已成为“头顶安全”的头号威胁,建筑工人小张被高空抛物,砸伤了头部,虽说幸好戴了头盔,但还是对他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小张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建筑工人,跟这座城市的很多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


这天,意外却发生了。工作中的他被高空抛物砸伤了头部,虽说幸好戴了头盔,头部没有外伤,但是却因重物打击造成了枢椎的骨折和脊髓的挤压伤,出现了四肢麻木和左上肢体的乏力。


这对一位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人来说,是经济的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


了解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产生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多归属于祖国医学“体惰”“痿证”等范畴:“体惰”最早出自于《灵枢·寒热病》所述:“身有所伤,血出多,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内经》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故古人认识到外伤引起出血造成四肢活动受限,是脊髓损伤的病机。所以保护颈椎、减少进一步的出血是治疗中的首要目标。


小张受伤后,一直辗转在各个医院就诊。因病情特殊且复杂,一直没有医院能确定治疗方案。经朋友介绍,他来到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就诊。


骨伤科蒋顺琬主任和李亨博士接诊了小张。在了解了小张的病情后,采用国际通用的颈椎损伤SLIC评分科学评估,决定对他实施Halo-Vest架植入术,治疗他的颈椎骨折和脊髓的挤压伤。同时,这种治疗方式也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医疗费用,为小张减轻经济压力。


了解Halo-Vest架植入术


Halo-Vest架是1959年被报道应用于临床治疗颈椎损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及颈椎骨折术前牵引复位和术中、术后牵引保护。在治疗上位颈椎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也有明确的使用指证,合理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固定颈椎,促进骨折愈合。


术前剃除全部头发,根据患者头围及胸围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头环及背心。头环及颅骨钉高压消毒。标记4枚颅骨钉的进针点,前2枚颅骨钉进针点在两侧眉弓上1cm、中外1/3处,后2枚颅骨钉进针点在两侧耳尖上1cm向后2~3cm处。患者平卧位,进针点局部麻醉,一手扶持头颈部保持颈椎稳定,另一助手扶持头环,颅骨钉经头环上与标记点最近的孔拧入颅骨,前后呈对角依次拧紧颅骨钉,以患者感觉有明显的“紧箍感”时表明颅骨钉力度合适。扶持患者头颈部改坐位,穿背心,用支架将背心与头环连接,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调整支架长度及方向,恢复颈椎正常序列,固定外固定架各关节。进针点酒精纱布覆盖,每日向针眼处滴酒精防止感染,同时术后3d检查颅骨钉及支架的松紧度,必要时予以调整。约3~4个月后以X线片及CT结果显示骨折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


这样的固定,颅骨钉以最小面积接触颅骨,但是牢固的固定在外侧颅板,通过支杆的固定,相当于在颈椎外面固定了一个新的钢铁支架,就好像初期植树时保护树苗的围杆,保护颈椎骨折生长,避免出现脊髓的进一步损伤。


我以前看别人都是用石膏固定,看起来好像很难受……


上颈椎损伤后,对于无神经症状的患者传统实施头颈胸石膏固定或颅骨牵引。但石膏透气性差,患者长时间佩戴需忍受很大痛苦。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上颈椎损伤手术治疗逐渐在临床开展。切开内固定手术由于上颈椎位置较高,解剖关系复杂,前后路手术风险都很大,技术要求高,而且巨额的手术费用也是限制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原因。


Halo-Vest外固定架优势


Halo-Vest外固定架由于其简单的操作性及佩戴的舒适性,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它还具有三维固定优势,固定可靠。另外透气性好、佩戴较石膏舒适,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远低于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经过Halo-Vest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小张的颈部疼痛缓解了,左手乏力也明显改善了。他非常高兴。


虽然有点不适应,但是这种感受很快就被治疗效果的喜悦所取代。医生告诉我,后续经过规范护理、定期复查CT,这种严重的脊柱损伤也能够通过治疗而越来越好。


这样的精准治疗,既避免了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避免了高额的治疗费用,为患者带来了切实的实惠。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