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阿姨一直被“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困扰多年,严重时因下肢疼痛无力不能行走,乃至卧床以暂缓症状。5月上旬,沈阿姨慕名到深圳市中医院骨一科,找“深圳市名医”蒋顺琬教授诊治。沈阿姨住院后,蒋教授立即给她系统检查,科室进行讨论,最终研究决定适合施行蒋主任最擅长的微创“misTLIF”术式,即“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PPS)”。
misTLIF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术中切口小,创伤出血少,且无需广泛切开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从而避免了因肌肉软组织剥离过多而导致的迟发性脊柱不稳。此外,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可以尽早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卧床时间过长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骨一科脊柱运动医学学组团队在蒋顺琬教授的指导下经过术前充分准备,与患者详细沟通后,微创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术中采取小切口,打通工作通道,显露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后,准确植入融合器及钉棒系统,C型臂透视见各内固定器位置良好后,冲洗缝合切口,术中出血100ml,手术2.5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患者下肢麻木厚重感就完全消失,感觉轻松,对前来查房的蒋顺琬教授、马笃军主治医师等连连感谢,术后第二天下地行走。现患者已治愈出院。
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进步,骨科手术也日趋精细化、微创化,对手术医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misTLIF手术的顺利进行,就是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为难自己,惠及病人”的佐证,因为该类微创术式的开展对主刀医师的学术技能要求极高,具统计蒋顺琬教授是深圳市微创经皮实现实心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PPS)数量最多和置钉速度最快的第一人。这项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也标志着我院骨伤科脊柱微创技术水平上升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附典型病例:
患者沈某,女,70岁,腰痛伴左下肢不适间作20年,加重伴左下肢麻痛2天,门诊CT、MR提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向左侧突出并压迫神经。
术前CT片
术前注射器针头定位椎弓根位置
术中克氏针穿刺定位椎弓根位置
手术操作过程医护
手术操作过程医师站位
术中椎弓根钉及内镜通道位置
手术结束内固定植入物透视位置
手术结束手术切口 (两个节段,5个孔手术切口;一个节段,4个孔手术切口)
术后复查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