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肝癌大国,每年约有46.2万人被诊断为肝癌,其中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而因肝癌死亡每年高达42.2万人,主要原因是肝癌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只有11.69%左右。因此,能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决定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1.肝癌为什么需要多学科(MDT)诊疗?
肝癌的诊疗强调综合诊疗,而综合诊疗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不仅需要肝病科的治疗、还可能涉及病理科的病理诊断,放射科的影像学诊断、消化科的内窥镜诊疗、介入科的血管介入治疗、外科的手术治疗、放射科的放疗等,没有哪个科室可以“独揽”肝癌各方面的治疗。在现实中,患者去医院就医,往往不知道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容易走进“入乡随俗”的误区,即到了哪个科室就做哪种治疗的情况,还容易导致过度治疗。其实,不明诊断的治疗方式可能并不适合患者,甚至有可能延误病情。国内外专家一直在为改变这种治疗模式而不断努力,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牵头成立的肝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深圳率先开展以中医为主导的肝癌多学科诊疗,提高肝癌诊治水平。
2. 国家区域中医肝病中心组建了个多学科(MDT)诊疗团队
深圳市中医院的肝癌多学科协作组由来自肝病科、消化科、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科室的专家组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治疗团队,这个团队皆是由各科主任直接参与的,针对某个肝癌患者,通过专家会诊形式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提出适合患者目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肝病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严格执行该诊疗方案,同时定期对患者的治疗反馈进行质量评估和优化,不断修正现有诊疗模式,最大程度使肝癌患者生存获益。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是推行肝脏肿瘤专业化、规范化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重要模式和发展方向。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童光东教授介绍,目前中国肝癌指南及国外肝癌指南均推荐肝癌多学 科联合诊疗。童光东教授还表示:“以中医为主导,并不是只依靠中医治疗,而是中医药全程参与,结合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发挥各科室优势,为病人提供最好的诊疗方案,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3. 中医药是如何参与多学科诊疗?有什么优势??
深圳市中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癌已经有二十年的临证经验。在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科研项目支持下,肝病科研发了芪术抗癌方、复方叶下珠、肝癌癌前病变诊断试剂盒及中药介入诊治肝癌的方法,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科技奖励6项,发表相关论文近100篇。二个复方中药治疗肝癌在临床已运用上千例的患者,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期恢复,有效防止肝癌复发。术后患者气血虚弱、脾胃虚滞,通过中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能使患者尽快恢复饮食、活动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医药贯穿始终的疗法可使60%肝癌患者生存率提高1年以上, 40%早中期肝癌患者复发率下降。甚至有些患者通过长期简短中药调理,10年未曾复发。对于失去治愈机会的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可提高患者带瘤生存率。目前有患者存活5年以上。
在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方面,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目前开展较为先进肝癌诊断技术,如目前开展的肝癌三项即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L-L3)、异常凝血酶原(PIVKA),采用核磁共振普美显增强造影有效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该科发明的无创血清检测肝癌癌前病变诊断试剂盒,为影像学尚不能诊断的患者提供早期诊断。
总之,中医药全程参与,肝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为患者量身打造最佳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早期肝癌发现率,降低肝癌复发率,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