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你知道吗?

童光东医生 发布于2019-12-02 11:49 阅读量15095

本文由童光东原创

乙肝小三阳,低病毒载量,肝功能正常的患者需不需要治疗?

乙肝小三阳,病毒HBV DNA <2.0 x 104 IU/mL,表面抗原HBsAg≤1000 IU/mL,肝功能ALT 正常,称之为低病毒载量的患者,过去也称之非活动携带状态(现在的指南要求HBVDNA是阴性)。这类患者过去皆认为不需要治疗,主要原因是没有好的治疗手段,其次疾病的进展风险较低。

图片1.png

一、小三阳,低病毒载量的患者真的没有事吗?

由于这类患者病毒仍然是阳性,难以自发清除。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病毒持续存在,疾病仍然在悄然的进展,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肝病最大的问题,就是患者长期无症状,只是偶尔疲劳或尿黄,很少有胁痛,所以常常把肝脏称为沉默的脏器。尤其是随着年龄不断增加,肝癌的发生的风险大增,美国肝癌指南提出,乙肝非活动携带者,至50-70岁后,其肝癌发生率增加一倍,首先我们看一个病例:

图片2.png

【一般资料】黄某;男性;68岁

【主诉】 HBsAg阳性16年,发现肝内占位1月,右肋疼痛5天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疾病;否认结核病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中毒、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现病史】 患者16年前发现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无不适。入院时检查,病毒HBV DNA 3.46 x 103 IU/mL,B超发现肝右叶有50 x 30mm大小的占位,ALT 64,甲胎球蛋白(AFP)1132, 增强CT确定为肝癌。后在我科,肝动脉栓塞化疗与射频消融后,出院,未随访。

图片3.png

图片4.png 

这是一个典型的乙肝小三阳患者,肝功能长期正常,病毒低载量,平日未见任何症状,无明显的肝硬化证据,医生告诉他,不需要治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后发展成肝癌。

二、实现临床治愈的是降低肝癌发生率关键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指出,理想的治疗终点为停药后持久的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以及HBsAg血清学清除,肝癌的发生率极少,如果50岁之前表面抗原转阴,肝癌发生率可以忽略不计。而核苷类治疗的患者只能达到长期病毒检测不到,虽然肝癌发生有下降,但年发生率仍为0.1%。对于小三阳,低病毒载量的非活动携带者肝癌的年发生率虽小于0.1%,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肝癌发生的风险仍然逐渐提高。所以追求临床治愈,已成为全世界各大指南推荐的共识。使部分患者达到临床治疗一直是我们肝病医生与患者的理想。

图片5.png

三、小三阳低病毒载量的患者通过治疗可以使40-50%达到临床治愈

所谓临床治愈是指HBsAg血清学清除,或称之为功能性治愈,但肝细胞内可能仍有极少的cccDNA,甚至有整合的DNA片段。对于乙肝小三阳,病毒HBV DNA <2.0 x 104 IU/mL,表面抗原HBsAg≤1000 IU/mL,肝功能ALT 正常,称之为低病毒载量的患者,免疫状态处于免疫控制,但这种状态与慢性HBV携带状态不同,其对细胞免疫的应答更强,不会出现免疫耐受。过去对这类患者治疗缺乏临床经验与数据,所以大部分医生皆告之患者,定期检查,不需要治疗。因而使许多患者误认为没事,生活也不注意,包括饮酒,体胖,不定期去医院检查,随着多种促癌因素的累加,导致了许多患者出现肝癌,甚至发现时已晚期,失去治疗的机会,往往使临床医生扼腕痛惜不已。

对于这类患者,没有肝硬化证据,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是不被推荐的,因为它无法使患者获得临床治愈。童光东教授长期关注这类患者的临床结局,开展“C-cure”项目,对这类患者采用了长效干扰素治疗,目前已有98个患者参加了这个项目的治疗,刚刚获得数据,已有40个患者获得临床治愈,且HBVDNA阴性,表面抗原小于200的患者,治愈率达60-80%以上。

图片6.png

四、典型病例

【一般资料】段某玲;女性;27岁;

【主诉】 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低病毒载量,肝功能正常)

【既往史】 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无药物过敏史。

【治疗经过】 2016年10月11日检查报告为e抗原阴性的慢乙肝患者,符合C-CURE入组条件,并开始接受干扰素治疗,在治疗24周后实现表面抗原转阴,按照研究流程继续接受干扰素治疗6个月,并接受乙肝疫苗注射,达到临床治愈。

【随 访】: 患者临床治愈之后,2017年结婚,2018年喜得贵子。至今仍然表面抗体在100以上。             患者治疗检测情况如下图

{599EB34D-AB84-4FB7-8867-C2C3F73251A5}_2019120211404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