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宝鉴】产后妈妈必修课:腹直肌分离自查、修复方法,还有这些动作千万别做!

曹雪梅医生 发布于2020-11-16 23:02 阅读量7592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Q0s9Ad-Yim4IVavQS289nw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自推出产后康复数年来,一直秉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中医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多种产后疾患。为了能让产后妈妈更多地了解自身产后变化,特推出产后康复系列科普文章,敬请关注。


比如

肚皮松弛、漏尿
腰背部疼痛
……

而产后妈妈的这些问题

很有可能源于一个疾病

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是什么?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iAbdominis,DRA)是妊娠期及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出现在妊娠14周左右,并逐渐加重至分娩。两侧腹直肌在腹白线位置分别向左右两侧分开,超过2cm时称为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与其他肌群在保护腹腔脏器,参与完成呼吸及躯体运动,维持体态、躯干及骨盆的稳定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腹直肌分离,这些功能将会受到影响。临床表现为腹壁松弛、腰背部疼痛,严重的还会导致腹疝的发生。


自查方法



仰卧位,屈膝,暴露腹部,放松身体。


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肚脐上方。


上身微微抬起,做仰卧起坐起始动作,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就把手指向两边移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


测量两侧腹直肌之间的距离,2指以内(含2指)正常,2~3指需要锻炼,3指以上需要就医。


针灸治疗的好处


腹直肌分离在中医理论中属“筋经”范畴,针灸可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功能。《医宗金鉴》中云:“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产后进行推拿按摩可促进妇女分娩后各器官及盆底功能的恢复,为产后松弛的皮肤及肌肉提供收缩空间。


腹直肌分离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电刺激:如中频电治疗仪、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运动疗法:

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




凯格尔盆底肌训练




外部支持:

(如使用绷带或穿紧身衣),收腹带给予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注意:如果腹直肌分离在2-3指之间,注意不可以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这会使腹直肌分离情况更加严重。


禁忌锻炼体式及如何预防?


1

轮式、眼镜蛇式、上犬式等后弯体式;

2

船式、V字平衡式等剧烈的腹部体式;

3

腹部参与的扭转体式;

4

除练习外,也不要在生活中提重物,以免影响腹肌恢复;

5

减少无指征剖宫产、孕期适量运动避免巨大儿的出生以及产后补充适量的胶原蛋白避免体重下降过快,可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发生。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现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开展了康复评估及指导、康复训练及康复理疗等个性化的现代康复方法,同时融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

一门诊(针推分院)针灸科:

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3015号时珍大厦9楼 


咨询电话:

0755-82126092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是国家中医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针灸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装备精良,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并在国内及港澳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