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宝鉴】产后妈妈必修课:产后缺乳怎么办?

曹雪梅医生 发布于2020-11-16 23:00 阅读量6677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49XJsV-I_H-WLsIv3armrQ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自推出产后康复数年来,一直秉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中医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多种产后疾患。为了能让产后妈妈更多地了解自身产后变化,特推出产后康复系列科普文章,敬请关注。




母乳喂养是目前公认的最健康的婴儿喂养方式,可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智力等;并且母乳喂养可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减少出血,推迟妊娠,降低患乳腺癌等危险。


产后缺乳症是指女性产后在哺乳期内无乳汁或乳汁不足,以至无法满足婴儿的需要,又称为产后乳汁不行或产后乳汁不足,中医称“缺乳病”,是种常见的产后疾病,其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


缺乳病名始于《诸病源侯论》,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津液生化,资于冲任,赖气以运行。若气血亏虚,津液不足,则致乳汁化源之不足;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可致乳脉不畅而缺乳。现临床辩证以气血不足或气机瘀滞为主。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

针灸通过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起到机体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从而在治疗产后缺乳中发挥了极好的疗效。又因其具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等多种优势而被临床广为应用。


《诸病源候论·产后乳无汁候》载:"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杂病歌》有言:"无乳膻中、少泽烧。"李彤彤在统计国内现存的古籍、现代文献及近40年的文章得出结论,在本病的穴位选取上,主穴有4个,分别是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女子以肝为之本,肝藏血,主疏泻,调气机。中医认为,女子病多与肝有关,气顺血和疏泻安则阴阳平衡,百病可愈。


其它治疗手段

除针刺治疗之外,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灸、食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也可见较好疗效。按摩推拿直接作用局部或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供给,减少循环中的阻力,疏通乳腺管,从而促进乳汁分泌。且推拿按摩手法能给带来舒适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产后缺乳的预防与调摄

1、孕前调治:

尽早诊治乳房发育不良,肥胖者加强锻炼。


2、孕期保健:

纠正贫血,调畅情志,清洁乳房,牵拉乳头,穿着宽松。


3、产后调摄:

产后尽早开始喂奶,调情志,注意恶露的情况,足够睡眠,正确哺乳,合理营养,饮食不可过于滋腻。


4、早期治疗:

产后缺乳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现针对产后缺乳开展了康复评估及指导、康复训练及康复理疗等个性化的现代康复方法,同时融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

一门诊(针推分院)针灸科:

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3015号时珍大厦9楼 


咨询电话:

0755-82126092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是国家中医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针灸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装备精良,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并在国内及港澳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