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自推出产后康复数年来,一直秉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中医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多种产后疾患。为了能让产后妈妈更多地了解自身产后变化,特推出产后康复系列科普文章,敬请关注。
今天一起来学习
如何解决产后妈妈的小尴尬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
女性在妊娠、分娩时,盆底肌及筋膜过度伸展,盆底支撑结构松弛,研究表明产后盆底肌会逐渐自我修复,但如果损伤程度超过自身调节能力,就会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和性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有50%的经产妇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一项国外研究表明,约有1/3的女性在产后存在尿失禁,1/10的妇女产后存在粪失禁,1/7的女性会发生盆腔器官脱垂,故积极的盆底康复对女性的治疗意义尤为重要。
中医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类疾病的认识,早在公元2世纪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阴吹而正喧”“小便不利,大便难”等描述。
中医学认为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先天不足、素体虚弱、胎气久压、产时耗气伤血或产程过长耗伤正气有关,导致中气不足,伤及脾、肾,气血受损,以致胞络松弛维系无力。治疗应以补肾益气固摄为主,针刺取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子宫、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穴,疏通经络,益气固摄,以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
产后42天的妇女、所有成年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
轻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
阴道宽大、阴道痉挛。
性交疼痛、无性高潮、性欲下降。
盆底肌训练最早是1948年由Arnold Kegel医生提出的,所以又称“Kegel训练(凯格尔训练)”,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是一种简单、无创、主动盆底锻炼的方法。
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双腿自然屈曲同时双脚脚底紧贴床面,做紧缩肛门、阴道、盆底肌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进行2-3次,或每天做150~200次。患者盆底肌肉收缩时一定要放松腹部或臀部肌肉,腹部和臀部肌不能用力。
灸中脘、关元、双侧足三里、三阴交。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现针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展了康复评估及指导、康复训练及康复理疗等个性化的现代康复方法,同时融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
一门诊(针推分院)针灸科:
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3015号时珍大厦9楼
咨询电话:
0755-82126092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是国家中医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针灸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装备精良,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并在国内及港澳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