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杨琴医生 发布于2025-04-02 15:48 阅读量232

本文由杨琴原创

慢性肾炎是一种逐步进展的肾脏疾病,医生常通过四个维度评估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理解病情变化。

首先是尿蛋白水平,正常尿液每日漏出蛋白应少于0.15克。通过24小时尿液检测,医生会观察尿蛋白是否下降至1克/天以下,这是病情稳定的重要信号。尿液泡沫明显减少是患者能感知的改善迹象。

其次是血尿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当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少于3个时,说明肾脏炎症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是肾功能监测,通过血肌酐和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判断。稳定或缓慢变化的数值(年降幅小于4ml/min)意味着肾功能保护良好。这如同监测水库的蓄水能力,数值稳定说明肾脏"排毒"功能未明显衰退。

最后是症状管理,包括血压是否稳定(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疲乏是否减轻、水肿是否消退、夜尿是否减少等生活质量指标。这些变化患者能直接感受到,如晨起眼睑浮肿减轻、疲劳感缓解等。

需要注意的是,疗效评价需要持续跟踪3-6个月,单次检查异常不必过度焦虑。定期复查如同给肾脏做"健康年检",帮助医患共同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