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容忽视的“心灵感冒”,症状消失可以停药吗?

虢周科医生 发布于2019-11-19 20:01 阅读量8505

本文转载自深圳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中医.jpg

如果存在上述大部分的情况并且已经持续存在两周那就要引起重视了你可能得了心灵“感冒”—抑郁症

1.jpg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范围第二大致残疾病。目前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每年约有20万因为抑郁症自杀。-
但是在我国抑郁症可能还没有当成病来看待,因为在我国抑郁症的就诊率仅4%,90%的患者根本就没有治疗过,从而导致 15%的患者最终走向自杀的结局。

抑郁症是一种病 

它不仅仅是心情不好,而是对生活中的一切丧失了兴趣与欲望,是一种精神障碍,而且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已经发生紊乱或者缺乏。靠自我调节已经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了,需要服用药物来调节大脑内部化学物质的平衡。


2.jpg

西医病因病机

中医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为本病的主要发病病机。其病变规律是:思虑过度使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以致气郁结而见心情抑郁,情绪不宁的核心症状。气郁日久化火,见肝郁化火证候;火易伤阴,母病及子,肝火太旺,耗伤心阴,而见心肝郁热;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则见肝郁脾虚之证候;脾主运化,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导致心脾两虚;而脾失健运, 水液代谢紊乱,会产生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而见痰气郁结、气滞血瘀等证候。


3.jpg

药物治疗

各种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大体相当,又各有特点,药物选择取决于:考虑抑郁障碍症状特点;既往用药史;药理学特征;药物间相互作用;患者躯体状况和耐受性;治疗获益及药物价格。抗抑郁药物可消除病人的症状,大大地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减少抑郁症的致死与致残率。

临床心理治疗

包括心理疗法、认知疗法、人际心理疗法等多种方法。

中医治疗

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虢周科教授在总结临床三十余年的基础上,整理古代文献,根据临床经验,总结郁病“三期五脏十候辨证法”,即首辨“期”、次辨“脏”、再辨“候”。“三期”即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抑郁症全病程诊治当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三阶段,“五脏”即中医之“心、肝、脾、肺、肾”,在该病不同病程阶段有相应的证候状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疗法、中医养生功法治疗。


4.jpg

1

急性期也就是患者正在发病的时期,治疗时间大概要 6~8 周;

2

巩固期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的这段时期,需要继续吃药巩固治疗 4~9 个月;

3

维持期是在巩固治疗后,患者确实好了、没有症状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了,就可以考虑减药,通常维持治疗2~3年。维持治疗期间,要观察患者减药后的情况。一旦复发,要及时加回原有的剂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然后找医生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临床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部分的患者

抑郁.jpg

1、抗抑郁药物的剂量是要达到有效治疗剂量范围才能充分发挥抗抑郁的作用,药物剂量过低或超大均不可取。
2、抑郁症全病程治疗可分为:

抑郁症的病程和复发情况

首发抑郁后约半数以上会在未来5年内出现再次的复发。 未用抗抑郁药,复发率高达75%~80%。有 1/3的患者甚至在第1年复发。未经治疗的抑郁发作病程一般持续6~13个月。而通过药物治疗可将此病程缩短到3个月左右,治疗开始越早病程缩短越显著。

所以抗抑郁治疗如不足3个月,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可能出现抑郁症状的复发;抑郁症痊愈后6个月,有20%的患者可能复发,随着抑郁发作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抑郁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而发作的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

5.png


1

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节奏: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睡眠;平时适当安排社交活动和娱乐消遣;适当运动,经常进行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都能帮助排遣不良情绪。

2

注意调节心理节奏:生活、工作中都要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以免压力过大;遇事避免上纲上线,及时纾解不悦情绪;改变将事件的负面结果归咎于自身的思维习惯,客观全面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

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交关系:多交朋友,多和他人交流,遇到烦心的事儿多和家人朋友倾诉,以免不良情绪长期累积造成抑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