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话养生

罗江萍医生 发布于2021-03-04 21:40 阅读量8841

本文由罗江萍原创

黄帝内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时光飞逝,一转眼我们就已进入了三月,迎来了“惊蛰”。



四季有时,冬天是养精蓄锐,到春天自然是生发生长。蜇,就是藏,是一种静的状态;惊,就是“破”,打破冬日的昏昏欲睡和迟缓,万物由此从静转动。



俗话说:春雷响,万物生。



春雷乍响,叫醒了酣睡的大地,蛰虫惊醒而灵动。春雨倾盆,万物冒地而出,柳树新叶抽芽吐绿,春色喷薄而出。



惊蛰时节,万物新发,阳光、空气、雨水、心情,都是新的。惊蛰时节,就是一个种植希望,勤奋耕耘,等待未来收获的节气。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疫情局势已基本得到有序控制,虽不可掉以轻心,但是可以相信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已不再遥远。罗医生说惊蛰节气是个开始,大家终将收获一个美好的2021年……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惊蛰过后,春雷滚滚,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在古代,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同时,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乍寒乍暖之际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流感、肺炎、慢性咽炎、偏头痛、过敏性疾病多有发生和流行。



古人把惊蛰过后,易发疾病的情况总结了起来,即“百草回芽,百病易发”。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1.穿衣应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温差还是较大,大家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过早短袖短裤其实对身体很不利,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

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以“捂”为主。

大家记住,还是要坚持睡前用中药泡脚20分钟。

2.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

阳气升发,大家更应该出去多晒晒太阳,可以升发阳气。

没事的时候,散散步,或者慢跑,做些轻松的运动,既可以放松,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3.心平气和,勿动肝火

惊蛰时节,肝火旺盛,往往易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血压升高等表现,因此,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熬夜。

尤其现在处于疫情期间,人们普遍焦虑,要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等病。

同时可以每天饮用冲泡的菊花茶水,以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惊蛰天气回暖,阳气如惊雷欲出,大地却阴寒覆盖,阴阳斗争最易损耗体内正气,且阳气遇到阴寒之气,容易郁积生热,易致生病或诱发顽疾。

并且昼夜温差较大,常有“倒春寒”,气候又比较干燥,这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难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极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还会突发脑中风。

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周五服用半粒或一粒安宫牛黄丸,以醒神开窍,祛邪扶正。

惊蛰节气,在饮食上应清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洋葱、茄子、冬瓜等有抗动脉硬化降脂的作用,可适当多吃,另外,韮菜、菠菜等有助阳气升发,惊蛰时期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面还是给大家推荐一道药膳:

佛手茯苓枸杞排骨汤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材料:排骨250g,茯苓20g,枸杞子20g,佛手10g,姜3片,盐适量。

做法:1.先将排骨洗净,斩块,其余用料洗净。2.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文火煮30分钟,加食盐,味精等调料,最后喝汤吃肉,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理气化痰

罗医生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