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手脚凉,罗医生支招啦

罗江萍医生 发布于2019-12-10 00:04 阅读量10995

本文由罗江萍原创

天气渐寒,很多人开始手脚冰凉,穿得很多,也还是感觉冷,晚上睡觉哪怕是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双手双脚都未必暖和……

特别是这几天,真的降温了,温差也大了,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朋友们都在问:罗医生:我的手脚总是冰凉,为什么啊?咋办呢?好了,面对大家的诉求,今天我为你支个招,告诉你为啥怕冷?并且推荐药膳和补气养血茶,让你成为冬季里那个不会再拍冷的幸福温暖的人儿!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刚才说到怕冷,这其实都是因为“气血”不能到达所致,人体体温的维护,是需要"气血"供应的哦。

气血不足的时候,自然手足不温啦,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必须是要气血双补的,我们中医人常说:“气行则血行”要想补血的话,切记不能忘记首先必须补气,当人体的气补足了,它就在体内形成良好的循环,推动全身血液的快速循环,这样人体的免疫力就提高了,补气养血的目的就达到了!

很多来就诊过的患者朋友都知道罗医生的药方常喜欢用黄芪。是的,今天就跟你们说说黄芪,我们家常年都在服用的药食同源的经典中药材吧。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黄芪作为老百姓经常食用的煲汤佳品,其实就是味不可多得的补气好药。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就是说常喝黄芪煲汤或者泡水喝,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我在临床上治疗很多疾病,特别是有气短乏力,手足不温等症状的时候,就常常喜欢重用黄芪……

黄芪

黄芪,中药名,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主产于山西、甘肃和内蒙古等省。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主治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用法用量】9~30g;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些黄芪冬季药膳:

鸡汤

1.黄芪莲子炖鸡汤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材料:整鸡1只、黄芪30g、莲子15g、红枣10g、枸杞10g、姜、葱:盐适量

做法:

1.鸡块冷水下锅,煮开焯水后捞起再冲洗一遍;

2.将鸡块、黄芪、莲子入砂锅,倒入2-3L的清水煮40分钟左右;

3.最后放红枣、枸杞再煮10-20分钟,淋入花生油,撒葱、姜:盐调味即可。

这款汤:美味可口,老少皆宜,补气补血噢!

2.黄芪米粥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材料:黄芪20g,大米100g

做法:

1.将黄芪洗净,切薄片;大米淘洗干净。

2.将大米、黄芪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成。

这款粥更适合气血虚、脾胃虚寒的朋友。

猪脚煲

3.黄芪黄豆煲猪脚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材料:猪脚1000g,黄豆100g,黄芪30g,葱、姜、盐适量

做法:

1.猪脚洗净,黄豆泡发待用;

2.葱切段,姜切片。锅中入水,把猪脚放入锅中烧开后加入料酒,烫3分钟捞出,再用冷水洗去猪脚上的白沫;

3.黄芪洗干净后将黄芪、猪脚、黄豆、葱、姜一起放入砂锅,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到熟烂,按口味放入调料即可。

此药膳也是补气血,老少皆宜哦!

4.黄芪、麦冬、枸杞茶

这个茶就是我工作时,都在喝的补气补血,养生茶啦!

做法:黄芪一把,麦冬一把,枸杞15粒左右放到杯子里面,加热水冲泡5分钟即可后即可服用,并且不断加水,反复冲泡,好喝又健康!手脚暖暖的!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这个冬季,祝福你健康快乐:暖暖和和每一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