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上火了咋办?我来教你

罗江萍医生 发布于2019-02-13 13:46 阅读量9466

本文由罗江萍原创

“最近吃上火了!”

这恐怕是广东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尤其是最近恰逢春节假期与亲朋好友一起“热气”食物吃多了酒喝多了,熬夜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易导致身体“上火”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凡是出现脸上长痘、口腔溃疡、咽干咽痛等症状,都被认为是“上火”

因为是“火”,人们想当然地就去吃些清热降火的药。

于是在广东地区,喝凉茶成了人们去“火”的一大特色。

感冒了,喝凉茶;喉咙痛,喝凉茶;头痛了,喝凉茶……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些动不动就“上火”,动不动就喝凉茶去火的人,怎么反而好像他的“火”总也清不干净呢?更奇怪的是,凉茶喝的越多,好像“上火”的症状越顽固了。这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平时以为的“上火”并不真的是“火”……

1.什么是“上火”?

生活中大家理解的“上火”,本意是身体内有“热气”。

所以大家习惯用些“清热降火”的方法,以去除体内多余的热气。从理论上来说当然没错,可是事实上,我们常见的“上火”无非两种情况:或为实火,或为虚火。若为实火,凉茶能有所效果;若为虚火,就是火上浇油,“火”越烧越旺……对于生活中上大部分人的“上火”来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虚。中医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当体内阴虚,则阳气相对亢盛,而漂浮于上,于是表现出了“上火”。这种“上火”就是虚火至于阴虚,可以理解为阴液的亏虚。(津液是人体阴液除了血液外的所有水液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热气”食物消耗了人体的津液津液导致了阴液的亏虚于是阳气亢盛继而出现咽干、咽痛、长痘痘等”上火”症状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把喝到肚子里的水等同于津液津液主要来自于饮食水谷,是通过脾胃的运化而来的。关于阴虚导致的“虚火”,滋阴药当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前提还是要在脾阳不损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2.寒凉药不可多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所谓的“上火”,即火在上,寒在下。

虚火往上走,到了头面,出现面部、耳、眼、口、鼻、咽喉的各种火热症状

比如长痘痘、咽喉肿痛、牙龈炎,口腔溃疡、头晕、头痛等等。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要先保护脾阳,再通过滋阴等方法去降火的道理。

凉茶,凉茶,其实都是些寒凉药物

只是暂时有去火之效,长久会耗伤我们的脾阳,而脾阳受损,则百病乃生。

3.上火了怎么办?

基于以上,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款降火药膳

——沙参玉竹山药炖排骨——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用料:玉竹25克、山药20克、北沙参20克、太子参15克、排骨250克、葱花少许、盐适量;

做法:

1.排骨斩件焯水,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小火煮沸

2.玉竹、山药、北沙参、太子参洗净,一起放入砂锅

3.文火炖煮40分钟,出锅前撒入洗净的葱花,再加盐调味即可。

“此款药膳特别适合如今的天气,玉竹、太子参、北沙参等能够滋阴清热,山药顾护脾胃,阴虚火旺,咽喉不适的人群最宜食用,一般人群亦可食用。”

作者:罗江萍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名中医工作室 主任中医师

深圳市罗湖区 人大代表

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现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主要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

月经失调、子宫肌瘤、不孕症、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疾病

对内科杂病中的发热、咳嗽、哮喘、鼻炎、眩晕、头痛、失眠、痛风等病,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社会职务及荣誉

首个中国医师节“深圳好医生”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

深圳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

广东省中医心血管病分会 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

第一届委员会 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