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湿气是什么吗?文章的开始先给大家整理了几个关于湿气的具体体现,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吧。
1、舌头两边有牙印,经常腹胀,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
2、口干,口苦,口臭
3、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4、头发油腻,脱发,白发
5、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6、黑眼圈,气色不好,有气无力 ,哈欠连天
7、腰酸关节疼痛
8、胸口闷
9、浮肿,眼袋下垂
10、睡觉打呼噜,流口水
11、起床头昏,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
12、阴部潮湿, 阴囊潮湿,阴部瘙痒,有异味,白带增多,月经不调
13、性冷淡
14、脸上长斑,起痘, 头发容易出油,满脸油光,易长痘,湿疹
15、早上刷牙恶心想吐
看完这15个表现你中了几条呢?能否判断出体内是否有湿气呢?夏季过去了,湿气仍旧很重怎么办?别担心,李卫青主任帮你解决!
先来看看中医是如何看待湿气的?
中医称湿气为湿邪,属于阴邪,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点。
易伤阳气,常表现为疲倦乏力、嗜睡和怕冷;
蒙蔽清窍表现为头晕沉、头重如被物裹;
阻遏气机为胃胀胃痛;湿阻困脾为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恶心想吐;
留滞肌肤会出现肢体酸痛、酸胀、沉重或者湿疹等皮肤病。
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症状表现为面部油腻、头发油腻、眼屎多、大便黏滞不
爽,女性白带稠,有腥味,舌苔厚腻,脚气,足肿等。
常用的祛湿中药有苍术、白术、茯苓、白扁豆、泽泻、淡豆豉、菖蒲、赤小豆、薏苡仁、芡实等。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症状也不同,湿气也可能夹杂风、热、寒,所以用药需在专业 中医指导下进行调理。
还可以选择穴位贴敷、拔罐、艾灸、穴位按摩推拿之类的手段祛湿。
穴位贴敷
是通过温热利湿的药物,如生姜、艾草、白芥子、小茴香、肉桂等,外用在经络和相应穴位上的刺
激,来提升身体的阳气,提升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排出身体残留的湿气。
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
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
透痧的作用。
刮的是背部,也就是阳经的穴位,如膀胱经、督脉上的穴位等。通过刮痧,也就是借助外力的作
用,使人体的阳气振奋,阳气振奋后,体内的湿气自然就去除了。
艾灸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
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有开郁、补阳气的作用,可以快速运化湿气,蒸腾湿气,就像太阳蒸发水气一样简单!可以选
择艾灸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脾俞等。
按摩穴位
通过穴位按摩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很简单容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人的身体有五大
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关于祛湿茶,最常见就是薏米仁,薏米仁确实有祛湿的效果,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吃的,身体虚
弱、阳气不足、脾虚体寒的人和孕妇、便秘的人、处于经期的女性最好也不要吃薏米。
其实适量的运动也是祛除湿气的好方法,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动身体各个器官活动,血液循环加快,促使阳气上升,加速体内湿气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