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分型及治疗!

叶萍医生 发布于2022-02-11 17:31 阅读量1308

本文由叶萍原创

I级痤疮: 较轻,以粉刺为主,皮损数目少。主要采用局部治疗。首选外用维A酸类药物,必要时用过果酸或水杨酸等以提高疗效。一些具有角质剥脱、溶解粉刺、抑制皮脂分泌和抗菌等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可以采用粉剌去除术等物理疗法。


图片发自160App



Ⅱ级痤疮: 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通常在外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过氧化苯甲酰或其他外用抗菌药物。为避免局部不良反应,维A酸联合过氧化苯甲酰治疗时,可隔日使用一种药物或两种药物早、晚交替使用。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增加使用口服抗生素,或加上蓝光照射、果酸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


图片发自160App


Ⅲ级(中度): 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常采用联合治疗,其中系统使用抗生素是基础治疗的方法之一,要保证足够的疗程。推荐口服抗生素,外用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或其他抗菌药物。对有适应证并有避孕要求的女性患者可选择抗雄激索药物治疗,个别女性患者可考虑口服抗雄激素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如红、蓝光及光动力疗法等)也可联合应用。效果不佳者可单独口服异维A酸治疗,也可同时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对系统应用抗生素超过2个月者,加用过氧化苯甲酰这类不引起细菌耐药的抗菌剂很有必要,可防止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Ⅳ级(重度): 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口服异维A酸是一线治疗方法。对炎性丘疹和脓疱较多者,也可先采用系统应用抗生素和外用过氧化苯甲酰联合治疗,待炎症改善后改用口服异维A酸治疗,目前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口服异维A酸联合抗生素治疗。也可同时使用上述Ⅲ级痤疮治疗方案。

引起痤疮的重要因素


图片发自160App



1、皮脂分泌过多(雄激素的影响)

2、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

3、痤疮丙酸杆菌和炎症反应

四、其他影响因素:日光、饮食、生理周期、季节、精神压力、遗传

预防痤疮小贴士

注意饮食:少吃甜、乳类食物

日常生活:避免熬夜,注意清洁

心理辅导:放松心态,积极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