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状疱疹”你知道多少?

刘振敏医生 发布于2023-11-15 12:10 阅读量2616

本文由刘振敏原创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我国广东地区步入晚到的冬季,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此时,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或过度疲劳、紧张焦虑、经常熬夜压力大的年轻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初次感染此病毒,临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持久的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被激活,使受侵犯神经节发炎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表现为沿身体一侧的周围神经分布的带状或簇状分布的红斑和水疱疹,中医俗称“缠腰龙”或“蛇盘腰”

                


皮损表现

    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发疹前常有一些乏力、低热、食欲不振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做相关检查都正常。表现为沿身体一侧的周围神经分布的疼痛,几天后局部皮皮肤出现带状或簇状分布的红斑和水疱疹,继而变为水疱。水疱随后会干涸、结痂脱落,一般皮损持续2-3周,老年人大概为3-4周。可能会有遗留色素沉着和神经痛。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除了皮损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

     50岁以上成人、老年人、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机械性创伤、精神压力大、劳累年轻人等是常见的诱因。

                    




                        带状疱疹的治疗

     带状疱疹需早发现,早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地隔离,可能的话,避免接触老人、小孩等免疫力较低的人。另外,皮疹有破溃时不要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尽早进行保护神经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后遗神经痛的关键。抗病毒治疗出现临床症状的72小时之内是最佳时机,如果出现症状已经超过72小时,但是还有新的水疱出现,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减少后遗疼痛的发生也有很大意义。外用药物外用药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皮损愈合,必要时需联合抗感染药物,营养神和镇痛治疗,急性期促进疱疹疼痛治愈,慢性期降低疼痛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好发人群

     带状疱疹患者容易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因素主要包括:(1)年龄超过60岁;(2)早期疼痛特别剧烈的患者;(3)先出现疼痛,后出疱疹的患者;(4)抵抗力低的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的患者;(5)头面部、四肢及会阴处等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6)皮疹出现后的72小时内未规范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其治疗的原则为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两周。当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需尽早联合使用包括神经阻滞、神经脉冲射频、神经电刺激等在内的一系列治疗。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带状疱疹的发生主要是跟机体的免疫力有关,免疫力下降或者很差的时候,易患带状疱疹,有效地预防最主要是要保证自己的作息规律,饮食适当,平时注意劳逸结合。天气变凉,天气变化比较剧烈时,要及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    

     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接种,但是分人群。小孩和年轻人不需要打,因为他们的抵抗力都比较强。老年人群、体质较弱的人群,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他们的机体免疫力较低,适宜接种。由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大多数人是终生免疫,所以疫苗面向的人群主要是还没有得过带状疱疹的、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或者容易反复复发的患者。

                         欢迎扫码咨询


        


       

(备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