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感肌肤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觉得皮肤越来越薄 ,可见许多扩张的毛细血管,受到外界一点刺激就浮现“桃花红”,或者不耐受风吹日晒、季节更替、温度变化甚至不能情绪激动、发脾气,因为你的皮肤屏障功能已经受损啦!!
皮肤屏障是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
正常皮肤的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坚韧、柔软,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这些物理特性与表皮的角质层、真皮内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等物质的性质有关,并且受年龄、性别与身体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角质层是防止外界物质进入人体和体内水分丢失的主要屏障,这与其特殊的结构有关,角质层厚约100 μm,由角质层细胞及其间的脂性基质组成[1]。
皮肤的天然屏障是指由角质层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组成的“砖墙结构”,其表面附有“皮脂膜”,由此共同形成了一道人体天然保护屏障。
皮脂膜指覆盖在皮肤表面的一层水质膜,是皮肤屏障的最外层防线,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和汗腺分泌的汗液等组成,具有弱酸性。其主要成分为具有保湿作用的神经酰胺、防晒作用的角鲨烯及抗炎作用的亚油酸、亚麻酸及脂质成分,皮脂膜也被形象地称为皮肤砖墙外层的油漆。
皮脂膜和“砖墙结构”具有屏障功能、保湿功能、调节炎症反应、防晒功能四大功能,一旦皮脂膜及“砖墙结构”受到破坏,皮肤就丧失了屏障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发生。
皮肤屏障受损的因素
个体因素
敏感性皮肤原因复杂,个体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年龄、性别、激素水平和精神因素等。近年的研究表明敏感性皮肤与遗传相关,年轻人发病率高于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此外,精神压力可反射性地引起神经降压肽释放,引发敏感性皮肤。
外在因素
下列因素均可引发或加重敏感性皮肤,包括:
①物理因素: 如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日晒等; ②化学因素: 如化妆品、清洁用品、消毒产品、空气污染物等; ③医源因素: 如外用刺激性药物,局部长期大量外用糖皮质激素,某些激光治疗术后等。
其他皮肤病
敏感性皮肤也可继发于某些皮肤病,约66%特应性皮炎的女性患者和57% 的玫瑰痤疮患者存在皮肤敏感状态,其他如痤疮、接触性皮炎、湿疹等也可引发敏感性皮肤。
修护皮肤屏障的方法
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和控制炎症反应等,以提高皮肤的耐受性为目的[2]。
敏感性皮肤极易反复发作,应尽可能避免各种触发因素,如日晒、进食辛辣食物、饮酒、情绪波动、密闭的热环境等,避免滥用化妆品。定期治疗与随访,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治疗,保持耐心,树立信心,使皮肤能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合理护肤,遵循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的原则。宜选用经过试验和临床验证,安全性好的护肤品,禁用祛角质产品,宜用温水洁面,每日洁面次数也不宜过多。
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重要措施,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护肤品。皮肤科医生会根据敏感肌肤的个人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激光等,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配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