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省钱莫省心

谭官峰医生 发布于2018-07-19 19:39 阅读量7525

本文由谭官峰原创

        中医正骨是一门古老的传统闭合“接骨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及运动过程中,难免有意外受伤“骨折”。中医正骨治疗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固定,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虽然不需开刀,避免手术疤痕及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且费用相对低廉省钱。但若要伤肢功能恢复理想,还需要医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所以并不省心。

    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固定后,需要小心维持固定,适当抬高伤肢以利于消肿止痛。一般情况下,上肢骨折需要胸前悬吊甚至上举伤肢;下肢骨折需要避免伤肢下垂及负重,坐位时需要另外用一凳架高伤肢,卧床休息时适当垫高伤肢;脊柱骨折必须平卧硬板床休息。

    骨折复位固定后,特别需要注意伤肢的肿胀及肢端血运情况,若出现伤肢肿痛加重,手指、足趾出现肤温变凉,皮色苍白或发暗变紫,感觉麻木,均提示血液循环障碍,请速到医院就诊处理。小夹板(石膏)固定过紧时容易对骨突部位形成压疮,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随着伤肢肿胀逐步消退,需及时调整小夹板松紧度以维持骨折端稳定。通常,骨折复位固定术后第1~3天必须回医院复诊,此后,每隔3~5天回医院复诊一次。

    骨折复位固定后,可适当用些中药内服、外敷,促进伤肢瘀血消散、加快骨折愈合。外用药必须在维持骨折端固定稳妥的前提下使用,不可自行拆开夹板固定外敷“草药”。内服药按骨折早、中、晚三期分型辨证施治。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固定的关节可做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比如上肢(前臂、上臂)骨折可做握拳、伸指、屈伸肘关节、耸肩、云手等活动,早期握拳、伸指动作,每天500-1000次。肱骨外科颈骨折做甩肩活动;下肢可做屈伸膝关节、屈伸踝关节等活动,早期做足趾或踝关节屈伸运动,每天500~1000次;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做仰卧位使背、腰、臀部抬离床面的“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等。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逐渐加强活动力量,逐步加大运动幅度。以不感觉肢体疲劳为度。

   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强调局部锻炼的同时,亦须加强全身锻炼。骨折愈合拆除夹板后,可配合中草药熏洗,中医推拿、按摩等方法帮助肢体功能恢复。

最后,祝福骨伤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