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h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于早产、低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害?
在我国ROP的发病率为7% ~ 10%,占致盲原因的6%-18%,我国每年约有150 ~200万早产儿,将有30 ~40万早产儿发生不同程度的ROP,至少有2~3万名早产儿受到失明的威胁,已成为我国儿童致盲和低视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具体发病原因不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低,ROP的发病机率越高,病情也越重。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者们提出:组织相对缺氧和血氧波动是诱发ROP形成的因素;当然还与窒息、感染、贫血、酸中毒、多胎、人种、遗传等众多因素相关。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时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发生于出生至预产期的任何时间段,发病与患儿全身情况密切相关,但出生后6~8周为高发期,因此早产儿出生后应遵医嘱按期间断复查眼底至足月。
早产儿视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是什么?
1. 对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或超过以上标准但新生儿科医生认为有危险因素的高危早产儿,需进行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 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3. 首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90%以上不会发展到阈值期病变,可自然消退,仅约6%的早产儿(多为出生体重小于1250g以下)会发展到阈值期病变,阈值期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有50%的患眼出现愈后不良。目前开展ROP治疗工作的医院全国仅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治疗方法主要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金标准)、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治疗多采取一种方法进行,如病变难以控制可采取2种或三种方法先后或同时联合治疗。
如何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贵在规范筛查、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3期病变外观多无异常,家长和新生儿科医生一旦发现患儿眼睛异常时多已是晚期病变,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ROP预防的关键是预防早产,避免不规范吸氧,避免贫血、感染等危险因素,对高危早产儿进行规范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OP筛查需要在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及有筛查、治疗经验的眼科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配合下完成。
七、深圳市眼科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概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防治是深圳市眼科医院的重点、优势学科,始于2003年6月,领先于国内。医院拥有进口广域儿童眼底成像系统,双目间接眼底镜;年筛查量达6000例,抢救重症ROP100余例;已开展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微创玻璃体手术、及婴幼儿全麻生物测量等工作,患儿来自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湖南等地区,满足了深圳地区及偏远合作地区筛查与治疗的需求。深圳市眼科医院在ROP的筛查、防治、远程诊疗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