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几年前陈阿婆脸上长了个“菜花样”的小东西,子女们都劝她去医院看看,但阿婆却说:冇问题,又不痛不痒的,不用管它。这些年来,眼看着这朵菜花越长越大,孩子们一看:这不行啊,得赶紧去医院瞧瞧!于是来到宝安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和烧伤外科就诊。结果不得了,一检查是个皮肤癌。
皮肤是最大、又是最容易忽略的器官,正常成年人的体表皮肤表面积大约1.5-1.6m2,它是抵御外界刺激最重要的屏障。皮肤疾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中皮肤肿物是最常见之一。有些皮肤肿物不但影响我们的“颜面”,更危及身体健康。
那么,皮肤肿物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露面的几位。
一、色素痣
来源:表皮、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巢状排列组成。
外观:可凸出或不凸出皮肤,颜色为黑色、褐色或色泽不均,边界清晰,或可有毛发。
二、蓝痣:
来源:由蓝痣细胞组成的一种肿瘤。
外观:为蓝色、灰蓝色、蓝黑色丘疹或结节,有恶变可能,应尽早行手术切除。
三、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
来源:由于皮脂腺导管阻塞,分泌物不断聚积而形成的囊肿。
外观:呈圆形或卵圆形,凸出皮肤,中央可有黑色小栓,有时可挤出白色豆渣样内容物,继发感染时有红、肿、痛。
四、脂肪瘤:
来源: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外观:除了局部肿块外几乎不引起任何症状。生长缓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
五、疣:
来源: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表面赘生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外观:呈逐渐增大的丘疹,多为圆形,表面粗糙呈刺状, 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疣具有传染性。
六、脂溢性角化病(称老年斑、老年疣):
来源: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表皮良性增生。
外观:起初为淡褐色扁平丘疹,界限清楚,逐渐增大、变厚,颜色加深,表面有油腻性鳞屑。
七、皮肤纤维瘤:
来源:自然发生或外伤(如昆虫叮咬或钝器损伤)引起,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
外观: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坚硬,无活动性,多见于肢体。
八、表皮囊肿:
来源:是皮肤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囊壁由表皮细胞构成。
外观:多呈圆形隆起的肿物,正常肤色,质地较硬,生长缓慢。
九、皮脂腺痣:
来源:是由皮脂腺构成的一种错构瘤。
外观: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好发于头、颈部。淡黄色至灰棕色,有蜡样外观,无毛发生长,随年龄逐渐增厚扩大。少数可发生附件肿瘤。
十、血管瘤:
来源:胚胎期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
外观: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或为紫红、青红色的柔软肿块,生长过程中可引发出血、溃疡、感染等并发症。
十一、皮肤基底细胞癌:
来源:源于表皮基底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
外观:早期为边缘隆起的圆形斑片,逐渐中央坏死、溃破,边缘卷曲隆起,一般进展缓慢。
十二、皮肤鳞状细胞癌:
来源:源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恶性肿瘤。
外观:早期为红色硬结,逐渐进展溃烂,呈菜花状,易出血,脓性渗出有臭味。
十三、恶性黑色素瘤:
来源: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肢端皮肤。
外观:临床上外观差异大,可表现为原有痣形状、大小、色泽、感觉短期内发生改变,或发生溃烂、出血,或其周围出现新的色素斑,临近区域淋巴结肿大。
临床上大多数皮肤肿物是良性病变,可以密切观察,但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治疗:①短期内肿物增大明显,或出现疼痛、溃烂、出血等;②性质不明,或不排除恶性变;③自觉影响外观,或对此感到焦虑;④肿物位于容易摩擦、受压部位的;⑤头面部肿物,早治疗恢复更好。
体表肿物常见的适宜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