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痘痘的患者会自己做很多功课,看很多科普,但是为什么一旦跟医生讨论病情就发现什么都不知道了呢?科普能了解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因为不像医生一样系统的学习和职业训练。
科普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患者跟医生讨论病情。科普是为了让患者能更好的理解医生的话,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痤疮的基本概念,把他拆分成五个部分来看:痤疮是1毛囊皮脂腺单位的2多因素3慢性4炎症性5疾病。
1毛囊皮脂腺单位是指痘痘发生的位置。有患者说痘痘治疗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换了好几家医院都没看好,很多情况可能发病的部位根本就不是毛囊皮脂腺单位,那就要先明确诊断。
2多因素。同病不同因,这就是为什么要看诊后制定治疗方案,不同时期,不同状态,医生还要调整用药方案。
痤疮是多因素的疾病,其主要的四种因素:雄激素水平异常、皮脂大量分泌、毛囊周围细胞角化异常和炎症反应(主要为痤疮丙酸杆菌引起)。
除这四大主要原因外,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免疫等因素和遗传因素也会影响痤疮的发病或者加重病情。
痤疮的发生还与细菌感染、皮脂腺角化异常、炎症等原因相关 。
面诊的时候,如果有必要,医生还会完善专科检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3慢性。痘痘是慢性疾病,就像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维持,有人痘痘治疗消退以后就停止治疗,只是不对的,只要是前面罗列的那些因素再次出现,就可以轻易引起痘痘的复发。所以,痘痘除了充足的疗程治疗,还有足够的维持治疗和科学的日常护理。
4炎症性。痘痘本质上是炎症性疾病,必要的抗炎治疗一定要到位,一定要到疗程。这样可以减少后期色素沉着,红斑,疤痕,凹坑等并发症。
5疾病。痘痘是一个皮肤疾病,有时也考验着认知水平。这个强调看起来啼笑皆非,但是现实中就是很多患者没有得到真正的医务人员的治疗。科普看了一大堆,最后找野生机构或者野生人士,用野生办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