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匿性的糖尿病前期,你我都有可能中招

王海澜医生 发布于2020-10-10 10:31 阅读量6508

本文由王海澜原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糖安全




周围患上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你是不是也很担心自已是否可能会患糖尿病?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


  1. 年龄≥40岁

  2. 工作方式以久座为主,缺乏体力活动

  3. 有糖尿病家族史

  4. 超重、肥胖

  5. 在以往的体检中发现糖耐量异常

  6. 有巨大儿生产史

  7. 曾患妊娠糖尿病史

  8.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9. 多囊卵巢综合症

  10.  黑棘皮征 

  11. 长期服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物等

您需要每年进行一次糖脂代谢方面的检查。



 如果您已经有以下症状:


  1. 伤口不容易愈合

  2.  视力减退

  3. 下肢麻木、蚁咬感、针刺感、烧灼感

  4. 皮肤瘙痒

  5. 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饥饿、发抖、心慌、出汗、焦虑、易怒、头痛等


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个症状,都要立刻去医院检查确诊。



应该查什么?


1

体脂率和脂肪分布 

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是仅仅称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质指数可以更好地反应人的肥胖程度。体脂率指身体成分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有些人体质指数虽然正常,但体内脂肪占比较高,这也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测量出体脂率。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内脏脂肪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测量内脏脂肪等级,腰围/臀围也是反应内脏脂肪的一个容易测量的指标。



2

生活习惯评估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习惯问卷调查可以帮助您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3

胰岛功能的检测  

在出现临床可检测到的高血糖时,往往已经出现了很久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通过查血的胰岛素和C肽来检测胰岛功能可以明确。在糖尿病发生前和发生的早期,这两项指标常常是升高的,这提示机体的糖负荷过度了。在这个时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发展成为糖尿病。



4

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反应的是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在糖尿病发生初期,常常发生餐后血糖升高。所以,为了更早发现糖尿病,餐后2小时的血糖检测是不能少的。而且,一定要采静脉血,不能用指尖血代替。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是最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结合血糖,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了。


5

其他提示代谢异常的指标

糖尿病虽然起病隐匿,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但也不是无迹可循。很多时候在血糖升高前早已出现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异常。所以,血脂和尿酸的检测可以提示我们代谢是否出现了异常。


如果您对检查还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微信号:Coach_of_GluSafe,通过微信咨询,我们会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清单,供您参考。


点击以下链接进入查看糖尿病体检套餐详情,有惊喜礼品??

?糖尿病早筛套餐?

?糖尿病并发症套餐?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