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一定是药量不足吗?

王海澜医生 发布于2020-10-10 10:02 阅读量6299

本文由王海澜原创


向先生  男   56岁

糖尿病17年,自2017年始甘精胰岛素剂量为18u治疗,治疗过程中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半年前根据指尖血糖监测结果逐渐减量至10u/天,每天早晨皮下注射一次;同时服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于2019年3月18日佩戴雅培动态葡萄糖监测仪。

3月21日监测结果如下:      


根据进餐时间计算,峰值均发生在进餐后3-4小时。建议甘精胰岛素减量,由原来的每天10u 减为每天8u,减量后血糖一度平稳。3月28日晨出现低血糖反应,动态葡萄糖监测血糖值为4.1mmol/L,建议停用胰岛素,之后未再注射胰岛素,全天血糖在理想范围。


为什么血糖高反而要减少胰岛素用量?

人的胰岛有一种细胞叫α细胞,分泌高血糖素。为避免出现低血糖,在机体血糖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时,胰岛的α细胞开始分泌升血糖素了。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受损,餐后胰岛素分泌能力不足,难以对抗升血糖激素的作用,就导致了餐后3小时血糖升高(正常人血糖峰值通常是餐后1小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峰值通常是餐后2小时)。这种情况下的血糖水平升高医学上称之为反应性高血糖”,它不是因为药物剂量不足所致的血糖升高。恰恰相反,是药物或胰岛素使用过量了。(恍然大悟)


如果减少胰岛素量剂量后,血糖水平会处在稍高点的水平,不再会激发胰岛α细胞分泌大量的升血糖激素,也就不会出现餐后高血糖了。向先生遵从我们的建议减量后果然血糖平稳,餐后不再出现高血糖了。






为什么胰岛素减少了反而出现低血糖?


胰岛素是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患糖尿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往往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所以需要外源的胰岛素进行补充治疗。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治疗后,人体的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恢复;同时,长期血糖稳定,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解除,胰岛β细胞就能够分泌更多量的胰岛素了。那么,在外源胰岛素量不变的情况下,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比过去增多了,就容易发生血糖偏低甚至低血糖。向先生长期使用胰岛素,胰岛β细胞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功能恢复较好。停用胰岛素后,也不再出现低血糖,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


胰岛素是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患糖尿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往往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所以需要外源的胰岛素进行补充治疗。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治疗后,人体的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恢复;同时,长期血糖稳定,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解除,胰岛β细胞就能够分泌更多量的胰岛素了。那么,在外源胰岛素量不变的情况下,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比过去增多了,就容易发生血糖偏低甚至低血糖。向先生长期使用胰岛素,胰岛β细胞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功能恢复较好。停用胰岛素后,也不再出现低血糖,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

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血糖升高和降低并不是简单地药物加量或减量,而是要分析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原因,才能正确处理。而且,即便开始了胰岛素治疗,也不是一定要终身使用的,胰岛功能恢复了,就可以停用胰岛素了。


海澜说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