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重在预防及血糖控制达标,各位病友关注度最高的是空腹血糖是否正常,其实,包括餐后2小时血糖在内的血糖值均是反映当天即时血糖控制的程度、水平,那么,有没有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呢?比如说最近3月控制水平?当然有,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3月平均血糖指示--糖化血红蛋白。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多少?糖化血红蛋白(GHb)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临床中多监测HbA1c,这也是我们在报告单中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缩写。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不超过6.5%。
那么,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危害有哪些?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HbA1c>7.0%时,HbA1c每升高1%,大血管(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风险增加38%、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8%。此外,HbA1c>6.5%时,HbA1c每升高1%,微血管(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事件风险增加40%。由此可见,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的患者,控制血糖迫在眉睫。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20%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如何使其达标?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多点血糖在一定时间段的反映,所以,控制空腹、餐后血糖水平是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基本要求,定期监测这一指标则有助于检验控制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最长间隔不能超过3月。
糖尿病的管理是全科医生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请定期找您的全科医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