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一定要手术?非也!针灸可以帮到你!

徐佳医生 发布于2021-11-15 11:57 阅读量7526

本文由徐佳原创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随着核磁共振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病人的读片显示出:颈椎间盘突出。很多患者来诊时告之我们相关科室的医生要求其手术,但患者很犹豫,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得出结论:此病是可以通过针灸等综合治疗得以缓解,保持好的生活状态的。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画红圈的就是颈椎间盘突出的位置)。                 

下面是两例典型案例。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颈椎病临床分为五型颈椎病,即1、颈型颈椎病主要是颈痛、反复落枕2、神经根型颈椎病背部及上臂疼痛麻木、3、脊髓型颈椎病双下肢无力,大小便无力,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心慌,胸闷、5、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呕心欲吐,头痛。          颈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椎管内,从而造成相邻的组织。

高危险人群

颈椎间盘突出临床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从事职业: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教师、司机、银行职员、手术室护士、交通警察、刺绣女工、长期观看显微镜者、油漆工、电工、刻字工、汽车或机械修理工等。

性别:颈椎间盘突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女性多发于孕产后,往往是突然发生的腰痛异常剧烈,活动有障碍。长期工作或居住在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较易发生。

病因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椎管内,从而造成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引起头痛、眩晕;心悸、胸闷;颈部酸胀、活动受限;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胀痛等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发生高位截瘫危及生命。

诱发因素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等

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外伤

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

咽喉部炎症

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发育性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代谢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容易产生颈椎病。

精神因素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是疏通气血,调整阴阳,改善经络的循环。



其实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作用的主要过程,是通过针灸的针来针刺到身体具体的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让经络得以疏通。而经络又是调节气血,调和阴阳,调整经络循行的主要通路,所以通过针灸的治疗可以让经络得以疏通,从而身体的气血阴阳得以调和。因此,针灸的主要原理,就是针对于身体阴阳的不平衡,或者是气血循行的障碍而进行具体治疗的。                                                      除了针灸以外,还需要注意休息保护,尽量减少对于局部的刺激,尽量少低头,少看手机、电脑,别长时间的颈椎保持一个动作,坚持每天用热水袋热敷一下颈椎,                                  强调一下!!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可以针灸保守治疗可以解决的!特别是脊髓型的颈椎病还是要考虑手术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