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药的服用法

曾露慧医生 发布于2020-01-06 18:10 阅读量8019

本文转载自摘自《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微信图片_20200523233519.jpg

王绵之教授精通汤药煎服,下面就是他关于汤药煎服的一些建议,服用汤药的朋友们需要注意。服药法

(1)中医汤剂的习惯用量,一般是一剂药煎两次,为一天量。有时病比较重,可以适当加量。

  (2)药一般要温服,不要留在药罐子里热,煎好后应该倒出来,服药时隔水加温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避免冷服对胃的刺激。

  (3)服药应注意与吃饭隔开,即空腹服药,一般离吃饭1~2个小时就是空腹了,不一定早晨吃才是空腹。

  (4)有些药要注意时效,特别是打碎以后,如杏仁、桃仁、牛蒡子,凡加热炒过或存放时间长了会走油,吃了容易吐。

  (5)在病人昏迷时,或者高热的病人,可以用羊角,把角尖锯掉,放在嘴里慢慢灌。

(6)补养药,或治疗内科杂病的一些汤药,不是由于外邪引起的,服药的时间可以不拘。

  (7)祛邪的药,如发汗药、清热药、泻下药,煎的时间不宜过长,服头煎跟二煎通常间隔三四个小时。

  (8)有外邪的病,例如解表药,服药的最好时间是在半夜。

  (9)慢性病、内科杂病往往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药,不影响工作,可照常上班,早上空腹服就行了。

  (10)驱虫类药以临服前为好。

  (11)泻下药除了外感病、热积,以空腹服为好。

  (12)疟疾用中药治疗,一定要在发病前1~2个小时服,迟了,吃药反而会导致症状加重。另外,疟疾定时发作,提前说明病容易好,推后说明病加重了,计算时间时必须把这个时间算在内。

  (13)寒病用热药治,可等药汁凉一凉,防止服用以后病气太盛,容易吐。吐时可在舌头上用鲜生姜稍微擦一擦,严重的可以加生姜汁三五滴,不能多。  


微信图片_20200523233524.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