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药煎药法

曾露慧医生 发布于2020-01-06 18:07 阅读量7990

本文转载自摘自《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微信图片_20200523233943.jpg

王绵之教授精通汤药煎服,下面就是他关于汤药煎药的一些建议,服用汤药的朋友们需要注意。

  1)煎汤药的器具不能用铁器,也不能用钢精(铝)锅,最好是用沙锅、搪瓷锅。另外,药锅上还要有盖子。

  (2)煎药最好用天落水、地面水,也可用地下水、自来水,用自来水需要注意多放一些时间,可以消毒。

  (3)在用火方面,现在的煤炉、煤气、电炉,比过去的桑柴火、芦苇火要好,因为它可以控制温度、控制时间。
  (4)一般来说,清热药、泻下药、解表药煎的时间宜短,其他药煎的时间可以长点,特别是滋补药,要更长些。

  (5)煎药前,药一定要多浸多泡,一般先用水泡一个小时左右,如茯苓、鸡血藤时间要长一些,泡透了以后再煎。

  (6)煎煮时开始用大火,煮开以后要用小火。煎煳了必须倒掉,不要再加水熬,否则会腹部绞痛。

  (7)一般情况药煎两次,有的药剂特别大,药含的汁特别多,如补益剂中党参、黄芪、当归、熟地、枸杞子、天冬、麦冬等,可以煎3次。

  (8)有些药需要先煎,用机器粉碎的可以先煎10分钟,人工打碎的至少要煎1个小时。先煎的药应该等凉了再加其他药进去,等它泡透了再煎。

  (9)还有一些药需要后下,如砂仁、蔻仁等药煎好以后,放进去,用筷子一搅,盖好闷着就好了,不用再煎,否则就没有香味了。

  (10)有些药需要包煎,一是防止毛样东西刺激咽喉,如旋覆花;二是防止黏的东西容易煳锅,如菟丝子、车前子等。

  (11)小儿吃药比较困难,可以减少药量,熬的时候先用开水泡,但是要密封,冷却以后放在火上熬一次就可以了,这样煎一次作两次服,药水的量减了一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