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耕博士讲肿瘤PET-CT系列【5】艺术化诊断-病例:“膀胱癌术后间断咳血” 难度:III 级

田耕医生 发布于2019-09-15 21:42 阅读量7107

本文由田耕原创

    上次我讲了一个结核表现为全身多发高代谢病灶的病例,大约距离这位患者被治愈后半年时间,我又收治了一位患者。

    那是在2009-5-7,一位71岁的男性,因“膀胱癌术后8年,间断咳血1周”前来我院就诊,门诊拍胸片如下:

胸片报告:

右肺野见多个类圆形结节影,最大一个约5X3cm,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内未见空洞及钙化,右侧肋膈角变钝。

诊断意见: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双肺转移性病灶,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门诊遂以“膀胱癌术后;双肺占位:转移癌?”收入院。 

既往病史:

20多年前检查发现有“钙化结核”。

2001年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腹壁造瘘术。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2007年8月曾因“咳嗽、胸闷、气促”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2.右侧胸膜炎;3.膀胱癌术后;4. 偶发多源房早,短阵房速;5.肺转移癌可疑。

这个患者曾因膀胱癌做过手术,现在双肺多发占位,并有咳嗽、咳血。考虑是膀胱癌术后双肺转移。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

因患者有咳嗽、咳痰、咳血,于是入院后先留痰送病理检查,查找癌细胞。

病理回报:痰制片见鳞状上皮和组织细胞等,未见癌细胞。

2009-5-11行PET-CT:

PET-CT整体图像

右肺近胸膜处多个结节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转移瘤可能性大,建议必要时活检以确诊;

我的分析:转移瘤的特点是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多接近于器官的表面。这几个病灶的特点符合转移瘤的特点。同意报告中的分析。

右肺上叶尖、后段见结节状及索条状密度增高影,PET见轻度放射性摄取增高,考虑为陈旧性结核可能,部分病灶已纤维硬化,建议临床追踪复查;

我的分析:结核在PET-CT上也可以表现为高代谢病灶,这几个病灶的SUV值轻度升高,结合上述影像学改变,考虑为陈旧性结核。同意报告中的分析。

双侧肺门、纵隔内及右侧锁骨上窝结节状异常浓聚影,考虑为结核性淋巴结的可能,建议临床追踪复查,以排外转移性淋巴结;

我的分析:结核在PET-CT上也可以表现为高代谢病灶,这几个部位多发结节状异常浓聚影,考虑为结核性淋巴结,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肿瘤标志物:FER(铁蛋白):445.3ng/ml(22-322),CEA(癌胚抗原)、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50、AFP(甲胎蛋白) 均正常。

根据上述信息,病情基本可以明了:双肺转移瘤;右肺陈旧性结核,双肺门、纵膈及右锁骨上淋巴结结核。

根据上述信息,你会怎么考虑呢?这位患者的诊断会是什么呢?

肺结核?

双肺转移癌?

先说出你的答案,一会看看对不对。如果你是主管医生,









2009-5-14  CT引导下右下肺包块穿刺活检。


右下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内见类上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多核巨细胞浸润,局灶性干酪样坏死物。特染:PAS(-)、抗酸染色(-)

(右肺)肉芽肿性炎,结合临床考虑为结核。

前面都认为这些病灶最大可能是转移瘤,结果却是结核。

你“猜”对了吗?现在你的诊断是什么?

肺结核√

双肺转移癌?










纤支镜检查:左侧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左上叶及左下叶可见新鲜出血血迹及少量活动性出血,左上叶固有段开口可见红色结节样新生物,触之易出血,于此处活检、灌洗并标本送检。

纤支镜病理:送检组织内见异型细胞,呈巢片状,细胞核大深染,可见核仁,个别细胞胞浆内似见角化。免疫组化:CK7(-)、CK20(-)、villin(-)。

(左上叶)非小细胞癌,符合鳞状细胞癌。

自此,该患者的诊断为:

你又“猜”对了吗?

那下一步该怎么治疗?你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我列出了上述三种选择,你还有别的选择吗?你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案呢?

我们建议患者抗结核与抗肿瘤同时进行,其中抗肿瘤建议采用化疗,但患者拒绝化疗,想尝试使用靶向药,于是患者最终的治疗方案是:抗结核+吉非替尼。

治疗后疗效明显,患者咳嗽、咳血停止,精神、体力及饮食恢复正常,每日打麻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