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先生1月余前因中风(脑梗死)入住罗湖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时不能行走,且有喝水呛咳、言语不清,进食需依靠胃管。经过详细的康复评定后,予以吞咽、言语功能训练及偏瘫康复等综合康复治疗,2周后患者可缓慢步行,喝水呛咳消失,经评估可经口进食,于是拔除胃管,可自主进食;同时,刘先生言语较前清晰,可与家属无障碍交流。
由此可见中风后想要恢复功能,进行康复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中风后很多患者会出现喝水呛咳,这是吞咽障碍的一种表现,但很多中风患者最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偏瘫,而忽略了饮水呛咳的问题,有的患者认为喝水有点呛没关系,甚至都不告知医师,以为不需要吞咽治疗,等到发生误吸引起肺部感染等严重问题时才追悔莫及。
吞咽障碍是中风患者的常见症状,它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吞咽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是喝水呛咳,还包括进食时发生哽噎、食物粘着于咽喉内的感觉、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等症状。吞咽障碍会增加脱水、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增加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那么我们康复医学科是怎么进行吞咽障碍的治疗呢?首先我们会对所有中风的住院患者进行吞咽的筛查与评估,吞咽障碍的评估包括症状筛查、临床评估、仪器评估三个部分。我们最常用的评定方法包括: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洼田饮水试验、进食评估问卷调查等。
经过评估后再进行综合的吞咽功能训练,训练的方法包括:
1.营养管理
2.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间接训练
(1)口腔感觉训练:包括冷刺激训练、冰酸刺激、K点刺激、深层咽肌神经刺激疗法等。
(2)口腔运动训练:包括舌肌的康复训练、口腔器官运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等。
(3)气道保护方法:包括Mendelsohn吞咽法、声门上吞咽法、用力吞咽法等。
(4)电刺激疗法:包括经颅磁电刺激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吞咽肌治疗仪、针灸等。
(5)食管球囊扩张术
(6)通气吞咽说话瓣膜。
3.代偿性方法
(1)食物调整
(2)吞咽姿势的调整
(3)进食工具的调整
(4)环境改造
当我们评定患者有吞咽功能障碍时,我们要对患者家属加强宣教,避免出现误吸,告知患者家属遵医嘱选择经口进食或鼻饲喂养,家属勿擅自喂食。当医师评估后认为患者可经口进食,患者的进食顺序为:稠状食物→稀稠食物→稀液体→半固体→固体食物→正常食物。
喂食的时候要注意饮食器具的选择及喂食方法,一口量从少量开始(1-5ml),尽量选用小的表浅的勺子,不能控制一口量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吸管。患者进食时坐位下或者床头摇高30°以上,头部前屈,保持体位舒适,进食后保持进食体位30-60分钟再恢复卧位,家属协助患者进食时,每次量不宜过多,指导患者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要讲话。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增加生理反射的恢复,协助患者排痰,预防误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