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医生科普:高血压为什么要治疗?

曾繁芳医生 发布于2024-09-01 00:15 阅读量709

本文由曾繁芳原创

高血压,无声的“杀手”,不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高血压时,有些人没有异常感觉,却在不经意间伤害我们的身体,甚至致死致残。

现在,是该让我们一起认识高血压对我们的伤害的时候了。以早日让我们每一个人远离高血压的伤害。

靶器官(比如心脑肾大动脉等)损害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比如寿命等)的重要因素,如果高血压控制不理想,10年内就有可能发生心室壁和动脉血管壁肥厚等靶器官损害,20年内就可能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研究 发现,靶器官损害的比例可高达40.3%,心力衰竭发生率高达30.8例/(1000人次·年),缺血性心脏病为22例/(1000人次·年),卒中为14.65例/(1000人次·年),慢性肾脏病为9例/(1000人次·年)。而国人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心肌梗死。

因此高血压是必须要好好控制的。绝大部分都需要吃药。这时候有人担心了:一吃上降压药就不能停下来,而且可能会造成肝肾损害。其实,如果血压高,就有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不吃药,未来出现有心梗脑中风的风险。另外,目前上市的降压药都是有很高的安全性,长期服用,出现肝肾等损害的风险非常低,相对于高血压造成的风险会低很多,所以可以放心长期使用。而且我们可以在门诊看病的时候,查一下肝肾等指标以防万一。当然,如果经过4周左右尝试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能够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且是低危人群,那是可以考虑不吃药的。

那我们在什么时候开始吃药呢?最新版的2024年高血压指南是这么说的: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非仅依据血压水平。

•血压水平≥160/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A)。

•血压水平140-159/90-99 mmHg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中危及以上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A)。低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C)。

•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B)。低危和中危者,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可以从降压药物治疗中获益,此类人群应持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Ⅰ,C)。

那高血压以后,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

其次,科学用药: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控制血压。

另外,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防控至关重要。

不能忘了:我们应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体检:除了监测血压外还应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发症:一旦出现靶器官损害等并发症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我们相信经过大家高度重视高血压的防控与治疗积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一定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