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后,能做磁共振吗?

曾繁芳医生 发布于2024-08-12 23:28 阅读量826

本文由曾繁芳原创

我们知道,做核磁共振(MRI)的时候,身上的金属物不能带进检查室。

为什么呢?首先了解一下核磁共振检查的原理。

核磁共振检查是将人体放置在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先使局部范围的氢质子随之产生共振,随后分析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部分的氢质子的位置和环境,据此可以绘制成人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帮助医生清楚判断病变情况。

磁共振检查不会带来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具有参数多、信息量大、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脑部、心脏、大血管、脊髓、脊椎、关节等多种临床病变的诊断。

由于核磁共振的检查机房里面的磁场巨大,金属物会干扰磁场,且金属物对核磁共振设备和人体可能产生伤害。因此,做检查前会要求患者和陪同人员把随身携带的金属物放在外面,比如钥匙、钱包、手表、手机等等。

因此我们会担心心脏做了支架不能做磁共振检查。

其实大家不必太担心,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支架,极少量是316L低碳不锈钢,多数是镍钛合金或者钴铬合金。这些材质都是低磁性甚至无磁性。

美国心脏协会专家共识中指出,几乎所有市面 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可在3.0 T(含)以下的MR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年 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 手术6周后也可以行MRI检查。

2017年,我国发布了《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也提出相同的推荐。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