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颅内动脉瘤,到底需要如何处理?手术、介入、还是观察?

宫崧峰医生 发布于2021-02-20 19:34 阅读量7595

本文由宫崧峰原创

     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技术的提高,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动脉瘤的确诊率越来越高。大多数颅内动脉瘤,尤其体积较小的动脉瘤在未破裂出血前无任何症状。体积较大的动脉瘤可因瘤体的扩张或膨胀而出现头痛,或因瘤体的占位效应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大约有半数的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前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在局部的头痛、眼痛、视力降低、视野缺损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MRA或者CTA,对患者是否存在动脉瘤,做出鉴别;发现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致残率非常高,一旦发现动脉瘤,如何处理,这是每个患者及医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一难题,做些科普。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动脉瘤不是肿瘤,而是血管壁上,瘤样的突出。动脉瘤不破裂,不会引起症状,但平时也可能会出现头痛、等症状;但是一旦破裂,就致死、致残率很高,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目的是将动脉瘤隔绝在正常脑循环之外,其临床处理方法目前有三种: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动脉瘤栓塞术为主)和开颅手术(以动脉瘤夹闭术为主),第三种就是经过详细临床检查,如果动脉瘤破裂风险不高,可以定期复查,密切观察。

01血管内介入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介入手术越来越成为动脉瘤治疗的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其治疗过程在患者大腿根部或者手部动脉穿刺穿刺血管,将很细的微导管放到动脉瘤内,往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从而闭塞动脉瘤,达到治愈的目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材料学的进步,手术方式大致包括: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和密网支架等。介入治疗也有风险,术中有破裂、梗塞的风险。

02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目前开颅手术是治疗动脉瘤的经典方法。在脑组织之间的自然间隙分离脑组织,从血管外暴露动脉瘤,用一种特制的夹子夹闭动脉瘤的瘤颈(动脉瘤泡和脑血管连接的部位),这样脑血管中的血流就不会再进入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历史悠久,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疗效也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开颅手术主要包括:瘤颈夹闭术、动脉瘤加固术和孤立术,血管搭桥术等。很多破裂的动脉瘤及伴有大量颅内出血的动脉瘤,开颅手术还是最佳治疗方案。

03保守治疗;不是每一个动脉瘤都需要治疗,很多直径小于3mm,形态规则的动脉瘤,如果患者本人没有症状,治疗意愿不是太强烈,也可以密切关注。但是要控制好血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等,每半年复查CTA或者MRA,并建议口服降脂药,及阿司匹林,控制好血脂、血糖等。若动脉瘤持续增大、或者症状持续加重,还是应该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几种治疗方法,相互补充,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互相补充。无论何种治疗,最终都应按照保守治疗的方法,注意以后的生活。

血管内介入治疗优点是安全、手术时间短、不需要打开颅腔、微创(损伤小)、恢复快、且可同时治疗不同部位的多个动脉瘤。但缺点是复发率相对较高,花费稍高,并且对某些需要放置支架辅助栓塞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随着栓赛材料的进步,栓塞治疗的复发率越来越低,国际上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ISAT)结果表明,介入治疗方法优于开颅夹闭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而且栓塞医师成长较快,学习曲线短,越来越多的医生,经过大约半年左右的训练,就可以进行栓塞治疗。所以采用介入治疗的医生越来越多,使之成为动脉瘤治疗的主流方案。

开颅手术优点是费用较介入要低。如果动脉瘤夹闭完全,则复发率较低。对于合并有颅内较大血肿的患者也很合适,夹闭动脉瘤的同时可以进行血肿清除。缺点是需要打开颅腔,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略高。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学习曲线更长。一名成熟的,可以夹闭动脉瘤医生,培养需要大约十年左右时间。因此,高水平的开颅手术的医生较少,只存在于当地高水平医院当中。

保守治疗:动脉瘤患者的保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脂、血糖,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大便通畅等。介入手术前,应注意双抗药物使用,及筛查阿司匹林及波立维抵抗的患者;介入手术后,应遵医嘱,长期口服药物及定期复查。开路手术患者,术后应注意预防脑积水、预防癫痫等。发现动脉瘤是介入栓塞?还是开颅手术? 还是保守治疗?三种方法如何选择?随着显微手术和血管介入技术的进步,二者的优缺点也有变化,因此临床决策中需要根据患者和动脉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对于需要治疗的动脉瘤患者,两种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既适合开颅手术,也适合介入栓塞。方法的采用主要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动脉瘤的形态、病人的年龄、病人的全身情况、发病后患者的状态,医生的经验,患者自己的选择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

真实的世界,如何选择?真实世界的选择更为复杂,但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形成一些共识:并非所有的动脉瘤都合适栓塞,手术夹闭也不能解决所有动脉瘤,二者互为补充。多数学者认为还是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综合因素、动脉瘤形态及部位、医院及术者擅长何种手术方式等四方面的综合因素分析决定。

高龄、体质比较弱、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不能承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多选择介入治疗;

后循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多选择介入治疗;

宽颈、巨大,更加适合介入;

从技术上既适合开颅夹闭又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自己选择治疗方式。

路径比较复杂的动脉瘤,血管变异,输送导管困难的动脉瘤,多选择开颅:

出血量大伴有血肿的,动脉瘤上有明显穿支血管发出的,多选择开颅;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更适合开颅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