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坏了,自己来修补,小心补牙变毁牙!!

吴璇医生 发布于2025-09-04 10:42 阅读量92

本文由吴璇原创

我们似乎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补救的智慧,让破损的物品重获“新生”。

但当这种“万物皆可补”的自信,撞上牙齿上那个黑漆漆的小洞时——劝你立刻收手!



01、牙齿“窟窿”的迷惑行为大赏


止痛药一吃,牙疼就好?

深夜被牙痛惊醒,翻出退烧药或消炎药吞下,半小时后疼痛似乎减轻了……

但你知道吗?药物只能暂时麻痹神经,龋洞里的细菌仍在疯狂啃食牙髓。

等药效过去,疼痛可能加倍袭来,甚至引发面部肿胀、发烧!


网购补牙材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某电商平台搜索“DIY补牙”,从“临时牙洞填充膏”到“3D树脂补牙套装”,销量动辄上千。

商家宣称“操作简单,一按即固”,但真相是:

未经消毒的工具可能携带乙肝、艾滋病毒;

劣质材料遇热膨胀,遇冷收缩,反而撑裂牙齿;

更可怕的是,填充物堵住龋洞后,细菌在内部继续繁殖,最终可能“烂到牙根”,需要拔牙!


502胶水粘牙冠,省钱又方便?

烤瓷牙冠突然脱落,有人灵机一动:用胶水粘回去!

结果胶水渗入牙龈引发红肿,牙冠边缘密封不严,食物残渣堆积导致二次龋坏。

更尴尬的是,胶水固化后硬如石头,医生想取下牙冠时,可能不得不磨坏原本健康的牙齿结构……



02、补牙这事,还是得让专业医生来


牙齿的修复,远不止填个洞那么简单。它是一场需要高超技术、精密设备和严格消毒的“战役”:



第一步:显微镜下的“细菌清剿”

医生会用高速手机或激光,精准去除龋坏组织。多挖一分可能伤到牙髓,少留一点则细菌卷土重来。

这一步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灶,同时保留健康牙体。


第二步:为牙齿定制“防护装”

前牙用纳米树脂,追求透光性和美观,笑起来自然又闪亮;

后牙用高强度树脂或银汞合金,确保耐磨损,啃硬物也不怕;

牙冠缺损大时,用嵌体或全冠修复,如同给牙齿穿上防弹衣,坚固又耐用;

如果牙洞已经深入牙髓,那么根管治疗无疑是保住牙齿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三步:长期跟踪“售后服务”

专业修复后,医生会叮嘱你3个月、6个月复查,用探针检查边缘是否密合,X光片观察是否有隐匿性龋坏。

就像给汽车做保养,小问题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大修的痛苦和高昂费用。



03、牙齿的“日常保养秘籍”


与其等牙齿破洞后花大钱修补,不如从今天开始,从生活中的小细节抓起:

刷牙要面面俱到:每天刷两次,每次3分钟左右,别忘了最后一颗磨牙的舌侧和牙齿内侧,那里最容易藏污纳垢。

饭后要使用牙线: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牙刷刷不到的“陈年老垢”,牙线一刮就出来,口气瞬间清新。

适龄儿童可涂氟:2-6岁儿童每3-6个月涂一次氟,相当于给牙齿穿上一层防酸铠甲,细菌想腐蚀都难。

窝沟封闭减少隐患:新长出的磨牙,用树脂把深窝沟填平,细菌无处藏身,蛀牙风险直降80%。


生活可以动手,但牙齿健康不能“瞎折腾”。下次看到牙洞,别再翻网购软件了,拿起手机预约牙医,才是真正省钱又护齿的操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