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发现自己的牙齿开始变得摇晃,不仅吃不了硬东西,很多人还会感觉到牙龈肿痛、出血,牙齿遇冷热酸涩、敏感……
这牙齿松动,可真让人煎熬!拖着吃饭难受,拔牙又舍不得,松动牙到底怎样处理更好?
为什么会出现牙齿“摇摇晃晃”?
首先大家应该知道,牙齿在健康状态下是有一定的生理动度的,主要是水平方向,非常微小,一般不容易被察觉,它对牙齿来说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缓冲一定的外力。
但当牙齿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造成牙齿活动度大于一定范围时,就称作牙齿松动。
引起牙齿松动的的原因大致如下:
1、牙周组织炎症:大部分牙齿松动都是牙周炎引起的,牙周炎会导致牙龈的退缩,并引起牙槽骨吸收退化,“水土流失”后,“树根”不再稳固,开始松动。
2、牙外伤:因为外力作用,牙周膜或牙槽骨遭受损伤,间接产生牙齿松动。
3、牙齿炎症:患牙根尖周围若是存在炎症、囊肿,也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了该怎么办?
应该先明确牙齿松动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根尖周炎症引起的牙齿松动,可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随着根尖周炎症的消退,松动会得到缓解。
由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需要行专业的牙周治疗,包括洗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去除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
在牙周基础治疗后,松动度较大的患牙一般很难恢复正常,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产生继发性牙合创伤,这时可将松动明显的牙齿粘接固定在一起,以增加牙齿的稳定性和保留时间,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松牙固定术。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若比较明显,同样可采用松牙固定术固定患牙。
根据临床目的不同,松牙固定术分为两种:
暂时固定法
把松动牙齿和邻近的稳固牙齿暂时结扎在一起,保持患牙的稳定,促进牙周组织病变和修复,使用时间约1-3个月,长的可达1年以上。
永久固定法
经过治疗,牙周炎症或创伤性咬合已经消除,牙周组织基本恢复健康,但牙齿仍然有一定松动,可使用松牙固定术,让为牙齿保持恒久的咬合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牙周固定后会破坏牙齿的正常生理解剖形态,需要进行详细沟通。
想要健康稳固好牙
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做
1.平时的饮食尽量少吃过硬的东西
因为经常吃过硬的食物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因过度磨损而受到破坏,甚至使深层的牙本质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经失去保护。
2.多吃蔬菜水果
牙齿和身体一样,需要营养才能长的更健康,如果牙齿缺失维生素或者钙,容易导致牙齿钙不足而出现松动甚至撕裂。
3.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每次吃完饭以后,注意用清水漱口,以减少食物残渣的沉积,避免牙周病,进而避免牙齿松动的情况。
4.定期口腔检查
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容易刺激牙齿,引发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进而造成牙齿松动。而洗牙则可以清除菌斑、预防牙周炎。
5.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牙齿缺失后如果不镶牙,会引起邻牙移位,造成松动。如果有缺失的现象,应及时到医院镶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