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烂了个大洞,为什么不建议直接补?

吴璇医生 发布于2024-03-18 15:51 阅读量960

本文由吴璇原创

  很多患者蛀牙疼到受不了,希望能迅速在医院接受补牙治疗。然而,却被告知“不能直接补牙”或“这颗牙齿已无法修补”。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蛀牙必须被拔除的命运吗?自己是不是被医生“坑”了?


  有些蛀牙为什么不能直接补?

  事实上,之所以不能直接补牙有以下原因:

  1. 当牙齿出现剧烈疼痛或严重损坏时,可能是由蛀牙、外伤等因素导致的牙髓及牙根感染或坏死,此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措施。

  2. 若蛀牙范围过大,补牙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补完材料更易于脱落。

  3. 牙根发炎时,咬牙可能会引起不适与疼痛,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时,痛感尤为剧烈。同时,相应的牙龈部位可能会出现反复脓包。


  一起了解龋齿的发展过程

  龋齿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龋齿对牙齿的破坏,大多由表向里逐渐发展,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

  01  浅龋阶段

  患者可能不会对牙齿有任何异常感觉,但牙釉质已经开始受到破坏,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牙齿表面出现了一些白色或棕黑色的小斑点,很容易被忽视。

  02      中龋阶段

  龋坏逐渐扩展到牙本质的浅层,牙齿表面会出现明显的小黑洞,并且患者可能会开始感受到牙齿敏感的症状,如酸痛等。

  03  深龋阶段

  在这个阶段,牙齿上会出现明显的蛀洞,洞口较大时还可能会经常嵌塞食物。此外,患者还可能会感受到比较明显的冷热刺激痛。若在这个阶段仍然不进行及时的处理,还可能发展为牙髓炎,届时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牙齿的龋坏、缺失,不仅会影响咀嚼功能,加重胃肠负担,甚至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发现龋齿(蛀牙)一定要尽早修补


  不能直接补的蛀牙,如何治疗呢?

  在缺损较小时,可采取直接充填的方式治疗,即补牙。当缺损范围较大时,直接充填的方法可能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选择间接修复的方式,即使用人工制作的修复体来恢复缺损牙的形态、功能和美观性。

  目前,用于治疗牙体缺损的修复体包括瓷贴面、嵌体、高嵌体、部分冠、全冠和桩核冠等。具体医生往往会根据牙齿位置、损坏的部位、范围与深度,结合患者的配合程度及医院进行选择。


  补牙/修复后需要注意什么?

  01  注意饮食

  补牙材料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补牙后的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2小时后,可以适量食用清淡、温和的流食及半流食。请避免使用刚补好的牙齿咀嚼食物或硬物,以防止牙齿折断或补料脱落,从而影响补牙效果

  02  做牙冠加以保护

  对于龋坏较为严重的大面积缺损牙齿,补牙后牙体本身抗力不足,易在咀嚼时发生牙折。因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制作牙冠以保护牙齿。

  03  重视口腔卫生

  牙齿出现龋坏也暗示着口腔卫生维护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补牙后必须重视口腔卫生,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以预防蛀牙的发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