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社交尴尬
叫一开口就劝退对方
明明有早晚刷牙
为什么口气还是这么重
不少被迫社恐的人
都有过这样不愉快的经历
抱走想解决问题的心态
来到口腔科检查
结果被告知“牙周炎”
除了有异味,还有哪些征兆
不管的话,会怎样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牙周炎?
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红肿溢脓、牙齿松动脱落等等。35岁以上成人高发,其中男性更易患病。
牙周炎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发展到中期形成牙周袋并伴有口臭及出现牙周化脓的现象→→而到中晚期则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齿开始松动→→直至晚期,牙槽骨大量破坏,牙齿发生脱落。
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等,它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自测!牙周炎的几大症状表现
若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应予以重视:
①刷牙及咬食物时牙龈容易出血;
②牙龈红肿,一碰就容易出血;
③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齿脱落;
④自觉或被人告知有明显的口臭。
若出现以上一项或几项,不要恐慌,应及时就医,在经过医生的诊断后方能确定是否得了牙周炎。
牙周炎加速大脑萎缩?
发表在美国期刊的《精神病学》研究中指出,牙周炎、牙齿脱落还与大脑中的“海马”脑区萎缩有关联,而该脑区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揭示了这些口腔问题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相关性。
本次研究,共有172名志愿者,他们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7岁。在研究开始时均未表现出认知衰退的症状。
研究团队首先对上述志愿者进行了牙科检查与记忆测试。此外,在研究开始时以及4年之后,研究团队还分别对他们的脑部进行了磁共振成像扫描,以检测海马脑区的体积变化。
研究表明:
对于患有不同程度牙周炎的中老年人群,牙齿数量与大脑左侧的海马体积变化相关。
对于轻度牙周炎患者,少一颗牙齿时的海马萎缩速率增加,相当于大脑老了近1岁。(咀嚼能力下降导致脑萎缩)
相反,重度牙周炎患者,每多一颗牙齿,海马萎缩速率的增加相当于大脑老了1.3岁。(重度牙周炎,炎症对脑萎缩的影响)
尽管该研究尚无法揭示因果性,并且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但这项研究揭示了牙齿数量、牙周炎程度与左半球海马形态的关联,让我们多了一个保护牙齿,预防牙周炎疾病的理由。
牙周炎怎么治疗?
牙周炎的治疗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基础治疗阶段、牙周手术治疗阶段、牙周修复治疗阶段和牙周支持治疗阶段。
治疗牙周炎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基础治疗阶段,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第二阶段为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
第三阶段为永久性修复治疗,一般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
第四阶段为复查复治阶段,每半年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
我们可以如何预防牙周炎?
01 防微杜渐,定期检查
大家可能会问:“我每天按照医生教的方法特别认真的刷牙,同时还坚持使用牙线和冲牙器,为什么还要去看牙医呢?”这就好比大家每天都会随手收拾房间、擦桌子、擦地,但每个家庭定期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把平时不大能清扫到的边边角角打扫、擦拭干净。同理,医生通过专业的手段才能帮助大家彻底清除自身无法清除的牙菌斑。
02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已经患有牙龈炎或早期牙周炎的患者如果用心观察,会发现口腔发出的“警示信号”,诸如刷牙时牙龈出血、牙齿舌侧或者颈部有些刷不掉的牙结石、口腔异味、牙龈变得轻微红肿等。在这个阶段,牙齿表面那些软性的细菌团块已经逐渐变硬,形成了无法刷掉的牙石了,需要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
03 消除炎症,控制疾病发展
有些患者由于没有及时就诊和定期维护,导致牙周疾病发展到了中晚期。此时,大家也不要放弃,医生还有很多办法(包括牙周刮治和多种牙周手术)可以帮大家“消除炎症,控制疾病发展”,尽量保留牙齿。已有牙齿缺失的患者要及时修复失牙,让更多天然牙和少部分假牙(种植牙)共同发挥口腔功能。
牙周病初期很隐匿,但在生活中稍加留意,仍能察觉一些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