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齿,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磨牙,尽头牙,是我们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由于现代人类饮食越来越精细,咀嚼锻炼不充分,用进废退,导致颌骨逐渐退化,颌骨空间不足,智齿又是最后萌出的,所以它常常以阻生的形式存在。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目前普遍认为,如果智齿经常发炎则应视为口腔病灶,无论长成什么样都建议拔除。
对于那些从来不发炎的智齿,如果位置很正,上下都长出来并有咬合功能,也没有虫牙,是可以保留的。
对于那种完全埋伏阻生的牙,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引起邻牙损伤的,可以动态观察,暂可不拔,亦可预防性拔除。
一般来说,阻生的智齿和引起症状的智齿,都建议尽早拔除。
以下几种情况
建议拔除智齿
01 智齿反复发炎
如果智齿萌出的方向不对,它的最靠近口腔内侧往往覆盖着牙龈,形成盲袋,导致不易清洁,引起智齿冠周炎,甚至引起邻近的间隙感染。
02 智齿有蛀牙
智齿因为位置最靠后,刷牙时不易清洁,导致智齿有蛀牙的情况,除非位置很正且有对颌牙,不然都建议拔除。任其发展,容易导致牙髓炎等后果。
03 侵犯邻牙
智齿由于生长空间不足,导致智齿侵犯邻牙,可能导致邻牙龋坏和压迫性吸收,最终可能两颗牙都要拔除。
04 没有对颌牙
牙齿萌出后,上下牙建立咬合并相互限制、抵抗。如果没有对侧的智齿与之相互抗衡,这种情况下智齿可能会无限生长,并咬到对颌牙龈。
05 反复咬颊
上颌的智齿容易出现颊向阻生,咬合时容易咬颊,引起颊侧粘膜的损伤、溃疡等。
06 正畸需要
智齿的萌出,可能会导致其他牙齿的位置空间不够,从而引起牙齿的错位、拥挤。拔除智齿可以给其他牙齿留出排齐空间。
07 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
智齿的错位萌出,可引起咬合关系的紊乱,进而影响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从而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08 引起其他病变
智齿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肿瘤等,如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瘤等。
智齿虫牙了,但不痛
可以不管吗?
任何牙齿虫牙了,最开始都不会痛,只有伤及牙髓神经时才会出现疼痛,建议尽早拔除,不然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此外,随着年纪增长,当患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等情况下,再考虑拔智齿,则需要在心电监护下拔除。所以,拔智齿最好趁年轻,在身体状况良好时,尽早拔除。如果准备妊娠,也建议在怀孕前拔除智齿。
拔智齿会不会损伤
神经呢?
如果智齿与下牙槽神经邻近,拔牙是有损伤神经的风险的,损伤风险很小但是存在。损伤后会出现下唇的麻木,不影响说话和面部表情,一般损伤后3-6个月即可恢复,极少会永久麻木。
一般正规医院,在拔智齿前都会通过完善的术前影像学检查,配合医生正确的术式,大大降低损伤神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