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实生活中,一句“你拔智齿了吗?”不仅能让你在沉默到近乎冷场的间隙迅速打开同龄人的话匣子,还能撬开最内向的人的嘴巴,掏出藏在他口腔深处的“血泪经验”。
智齿真的有这么折磨人吗?经过过智齿发炎的人,都能知道这是一种怎样酸爽的痛,身体难受不说,还会导致心情变得抑郁。哪些情况的智齿需要拔除?拔出后要注意哪些?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智齿是怎么一回事?
智齿可以被认为是牙齿家族中最小的孩子,一般在人类16-25岁的时候才逐渐萌出。而它有一个别的牙齿没有的特点——个子特别大。
but,因为人类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化,导致颌骨逐渐退化变小,“后槽牙”的位置完全不够它发育,它就只能开始横七竖八的肆意生长了:
横着:水平阻生
斜着:近中阻生、远中阻生
向上:垂直阻生
向下:倒置阻生
这5种情况的智齿必须拔除
智齿是否需要拔,最好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后再决定,不以当下是否出现症状为唯一标准。有些人此时不疼不痒,没什么感觉,觉得不需要拔,但如果智齿没长正,早晚会出问题。
拔智齿总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性拔除,一是预防性拔除。
治疗性拔除
多是临床上已出现症状,如果智齿长出来的位置不正,容易与旁边的牙齿和牙龈组织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塞进去后很难冲洗出来,容易塞牙,而且刷牙也刷不净,时间长了可能导致智齿冠周炎或蜂窝组织炎,继而可能引发囊肿、败血症甚至肿瘤等疾病。
预防性拔除
多是智齿处于不能萌出的位置,有破坏周围组织的倾向,或医生评估不能正常萌出的,可提前进行预防性拔除,以除后患。
具体而言,如果智齿给你带来了以下困扰,就要考虑拔除。
冠周炎反复发作
这是拔除智齿最常见的理由。当智齿部分萌出时,会在牙冠与牙龈间形成一个牙龈袋,其深度超过2~3毫米时,食物残渣就容易潜藏其中,细菌也易于繁殖,当该处遇到创伤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炎症。
患者常表现为冠周组织红肿疼痛等症状,从而影响咀嚼、吞咽, 还常伴有发烧、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阻生牙本身龋坏
智齿出现比较深的蛀牙,或位置不正、窝洞发生在牙齿邻面、位置较深等,一般建议拔掉,否则可能引发神经痛、牙髓炎。
智齿前倾或萌出位置异常
如不及时拔掉,常可导致智齿和第二磨牙丢失,严重影响咀嚼功能。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导致咬合关系错乱,影响颞颌关节正常活动,可能发生关节弹响、疼痛、开闭口受限、耳鸣等,需要拔掉。
无对合的第三磨牙
智齿会一直长高,与对合牙槽黏膜接触,导致黏膜病变。食物还可能在牙齿一高一低所形成的牙缝中长期残留,难以清洁,使牙床发炎。
矫正畸形牙齿
智齿的萌出挤占空间,可能会导致其他牙齿错位、变形。为了排齐牙齿、保证矫正后不易复发,也需要拔出。
智齿拔除后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 纱卷咬 30-40 分钟后取出, 24 小时内不要漱口;
2. 不要吮吸拔牙窝, 1-2 日内唾液中带有粉红血丝属于正常现象;
3. 2 小时后可以进食进水,避免用患侧咀嚼,不宜吃过硬,过热食物,不宜吃碎屑过多的食物,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增加感染机会,建议吃温凉稀软的食物;
4. 拔牙后可能会有轻度炎性水肿,术后 24 时内可冷敷术区,减小或避免肿胀;若出现肿胀, 24-48 小时为肿胀的高峰期,第三天后会逐渐消退。术后 24-48 小时之后可热敷促进肿胀消退。术后可能会有低烧,无需吃药,仅需好好休息,消肿后自然消退。
5. 如出血过多,唾液中有血块,疼痛肿胀严重、张口困难、发高烧等不适症状,应到医院急诊;
6. 医生会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以及拔牙术中情况来决定是否需术后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一般拔牙术后不需用药。如有缝线可在术后 5-7 天复查拆线;
7. 拔牙后一周内尽量多休息,少说话,避免剧烈运动,也不建议乘坐飞机出行,以免血压升高,增加伤口出血、感染风险,还有就是尽可能不要抽烟、喝酒。
如智齿拔出后,伤口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当尽早就医,尽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