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拔不拔?这5种情况千万别犹豫~

吴璇医生 发布于2022-08-09 18:12 阅读量719

本文转载自未知

  有一种东西,它体积虽小,却身形各异。它平时沉默,“爆发”时却疼得人辗转难眠……没错,它就是智齿,你是否也被折磨过?

  智齿就是指牙槽骨上最后面的第三颗磨牙。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从门牙牙缝开始,由一侧门牙向后数,如果有第 8 颗牙,它就是智齿。


  


  智齿萌出时间一般在 16-30
岁之间,此时正是人体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的时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而得名。当然,因为人体的差异,长智齿的时间不一定是固定的,有的人在 20
岁左右长,而有的人到了 40 岁才长,还有人是不长智齿的。

  理论上人应该会有 4 颗智齿,但是一般不会全部长出来,很多人只会长出 1 颗或 2 颗,也有可能智齿是完全埋伏的,隐患和拔除难度都比较大。


  智齿要不要拔?

  如果智齿符合以下症状,建议尽早拔除:

  ① 反复发炎

  牙齿、牙龈间隙常有食物残留,不易清洁,易诱发冠周炎,又肿又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② 智齿被蛀

  智齿出现比较深的龋坏,或位置不正、窝洞发生在牙齿邻面、位置较深等,日常刷牙很难清洁到,这种也建议拔掉,否则可能引发神经痛、牙髓炎。


  ③ 与邻牙关系不和谐

  智齿萌发空间不足,与邻牙不能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常常最造成塞牙,导致邻牙龋坏或者牙槽骨吸收。久而久之,就会把本来健康的牙都顶坏了。


  ④没有对咬牙的智齿

  对侧智齿没有萌出或已拔出,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伸长现象,甚至过分到直接咬在对侧牙龈上,反反复复咬破牙床,严重影响咬合。


  ⑤ 引起其他病变

  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导致咬合关系错乱,影响颞颌关节正常活动;可能还会引起颌骨的萌出性囊肿,破坏颌骨。

  

  拔完智齿,需要吃药吗?

  一般来说,下牙槽神经的损伤,都是牙根拔出的时候造成的挤压伤,会让神经发生水肿,但并不是把神经割断了,所以通过吃药可以恢复。

  可以用小剂量的药物来减轻神经周围的水肿;或者服用多种维生素、甲钴胺等来帮助神经恢复。大多数下牙槽神经损伤都能恢复,如果损伤较轻,1-2
周就可以恢复,如果损伤较重,要半年到一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