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身体各部组织渐趋老化,器官功能日趋低下,很容易发生各种口腔疾病。常见的口腔疾病有龋齿、牙周病、牙齿敏感与重度磨耗和牙体、牙列缺损与缺失。除了要注意口腔的日常保健,在发现口腔疾病后,应当及时到医院就医处理。
老年人牙齿松动如何处理?
如果是根尖周炎可以选择根管治疗,术后也可恢复牙齿的稳固。如果是牙周病所造成的牙齿松动,就需要根据牙齿松动的程度来选择治疗的方法。对于不严重的可以进行洗牙或者做牙周刮治;达到三度松动或者有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则需要进行松动牙的拔除。
老年人牙齿缺失如何修复?
固定义齿
如果缺失一颗牙,需要把两边的牙磨小,将三颗牙连在一起修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定义齿,这种修复方法舒适度较高,但需要磨除部分健康的牙体组织。
活动义齿
只需要磨除很少的牙体组织,但存在金属卡环在口腔内,美观性舒适性较差,需要自行摘戴,较容易引发其他的口腔问题。
种植修复
种植义齿可恢复咀嚼功能,同时可减缓牙槽骨吸收,对其它牙齿无损伤,可维持口腔牙齿完整性,无异物感且感觉舒适。
但做种植牙对患者的身体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液疾病等系统疾病,以及牙槽骨骨量不足,患有严重牙周病及缺牙区有颌骨囊肿等严重病变者要经过严格的考量才能做。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口腔疾病?
注重口腔定期检查
老年人应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检查的内容包括龋病(尤其是根面龋)、牙周病、牙本质敏感等。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
对于附着在牙面上、不能刷去的钙化牙结石和一些牙面隐蔽角落的牙菌斑需要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即超声洁牙机来清除,因此需要定期洗牙。
重视缺牙的修复
缺牙后未及时修复容易造成其他牙齿倾斜移位、牙槽骨萎缩,不仅增加了日后修复的难度,也影响假牙的使用效果。同时缺牙影响咀嚼功能的发挥,容易造成偏侧咀嚼的习惯,加重该侧牙齿的磨损,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咬合疾病。
重视特有的变化
口腔内出现了白色的斑块,长时间不退去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口腔癌症排查。
口腔内出现有长期不能自愈的口腔溃疡、肿物并伴有淋巴结肿大、口腔或颈部出现不明原因疼痛或麻木等问题时也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