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家长准备带着长了一口歪牙的孩子去做牙齿矫正。
但在检查和咨询医生后,听说要拔牙,不禁眉头一皱,心生忧虑:“矫正是为了让牙齿变得整齐,怎么还要把长得好好的牙齿拔掉呢?能不能不拔牙直接矫正?”
对于矫牙前的拔牙准备,很多人怀有深深的不解和恐惧,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拔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矫正前拔牙的目的是什么?
1. 利用拔牙间隙排齐因牙量和骨量不协调产生的拥挤、不整齐的牙齿。
2. 利用拔牙间隙将前牙内收,改善牙弓突度,从而使面型也得到改善。
3. 利用拔牙的间隙来调整后牙咬合关系,使得后牙尖窝交错,使咬合接触面积变大,最终达到更好的咀嚼效率。
如何判断矫牙是否需要拔牙?
总的来说,牙列的拥挤程度和突度是决定矫牙是否要拔牙的两大因素。牙列越拥挤,进行矫正需要拔牙的可能性就越大;牙列的突度越大,矫正拔牙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不过到底需不需要拔,还是要让医生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包括脸型、牙齿模型、X光片、患者意愿等。
拔牙会产生不良影响吗?
其实,牙齿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拔牙是为了给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留出位置,正畸医生在矫正完成后会通过矫治器关闭拔牙缝隙,消除拔牙后的影响。重新排列整齐的牙齿能达到更好的咬合关系,咀嚼效率更高,更利于口腔健康的保持。
矫正拔牙并不是想拔哪颗就拔哪颗,拔的每一颗牙都是正畸医生经过深思熟虑的。
矫正拔牙一般遵循哪些原则?
1、尽量能不拔牙就不拔,要拔先拔坏牙、蛀牙、松动牙;
2、优先拔功能小的牙;
3、拔牙时注意上下左右对称着拔;
4、门牙是门面担当,还有切割食物的功能,除非坏的很严重,否则尽量不拔;
5、尽量不拔尖牙,也就是“虎牙”,因为尖牙有撕裂食物和支撑口角的功能,而且不容易患病,能在口腔留存很久,轻易拔除可能造成面部塌陷,显老等问题;
6、尽量不拔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因为它们承担主要的咀嚼功能,并且正畸难度较大。
所以矫正拔牙并不可怕,可怕是因为对它一无所知。需不需要拔牙?拔哪颗?怎么拔?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他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