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需重视,治疗要规范

彭松林医生 发布于2021-11-07 19:06 阅读量768

本文由彭松林原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图片 1.png


那么如何治疗呢?

    

该病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管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考虑进行脊柱微创技术治疗,尤其是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而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无微创技术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可以考虑开放手术治疗。


对于初次发作或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休息后症状可以自行缓解的患者,由于全身疾病或有局部皮肤疾病不能实行手术者,不同意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包括:


图片 2.png


•卧床休息,一般严格卧床3~4周,腰围保护、适当下地活动;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

•静脉输入甘露醇减轻神经根水肿治疗;

•牵引治疗,其中,骨盆牵引最常用;

•理疗、针灸、按摩(专业医生指导下)、运动治疗、医疗体操等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某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況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图片 3.png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脊柱退变性神经根疼痛多数情况下以炎性疼痛为主,在无禁忌证情况下,首先考虑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肌肉松弛药

    

伴有肌肉痉挛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类药,如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等。



图片 4.png


脱水剂

    

考虑存在神经水肿时可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


糖皮质激素

    

无禁忌证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性疼痛等。


手术治疗


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如下:


•腰腿痛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三个月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有明显的神经受累表现者,如神经支配区肌力下降,足下垂等;

•有马尾神经综合征,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失禁等),应按急诊进行手术。

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禁忌证如下:

•不符合手术适应证,首次发作或病程较短,未经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多发性纤维组织炎或风湿病,病情不明;

•临床症状怀疑腰椎间盘突出,但缺乏典型的影像学改变。


临床中对于患者的情况,可能会采取以下的几种手术方式。


图片 5.png


1.脊柱內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于腰椎间盘部分突出或脱出的情况,可通过脊柱内鏡,在内鏡通道下完成椎间盘突出部分的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2.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适用于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切除黄韧带,经椎板间隙显露和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该术式特点是软组织分离少,骨质切除局限,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准确定位和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半椎板切除术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明显退行性改变,需广泛探查减压者。此术式视野清晰,易显需突出腰椎间盘,可直接切除髓核。神经根减压充分,近期疗效肯定,但生物力学研究及长期临床随访观察有发生腰椎不稳的可能,术后腰背肌锻炼是稳定的一种好方法。


4.全椎板切除术

适用于同一间隙双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粘连较紧密伴钙化不易从一侧摘除,或合并明显退行性椎管狭窄需要双侧探查及减压者。此术式由于显露充分,可充分减压,故近期疗效肯定。但有报道认为,易致腰椎不稳,或形成不规则新生骨,与硬膜囊或神经根粘连,造成继发型椎管狭窄的可能。


5.椎间融合术

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或因手术减压需要腰椎稳定性受到影响者(如椎间小关节内聚)。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各种融合器合并植骨融合。椎间融合术可恢复椎间隙高度,扩大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症状,增加受累节段的稳定性。但仍有导致未吻合椎间隙承载力加大继发相邻椎间不稳的可能。

 

图片 6.png


简介:

彭松林,医学博士(M.D)、哲学博士(Ph.D),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香港大学博士毕业,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10多年,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称号。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深造学习。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OA)基础学组青年委员,NASS、ASBMR、ORS会员。


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手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Small,JBMR,Bone,JOR等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基金近 15 项。


彭博士门诊时间地点:每周三全天;深圳市人民医院(二门诊)门诊大楼12楼5号诊室

深圳市人民医院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地铁3号线翠竹站D出口)

挂号电话:0755-82297791


160挂号:


160_01.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