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

彭松林医生 发布于2021-11-07 18:53 阅读量1097

本文由彭松林原创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又见面了,最近门诊腰腿痛的病人不少,想跟大家再聊一聊引发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已经入秋了,虽然最近天气尚暖,但腰腿痛的病人依然渐渐多了起来,现在网络发达,许多朋友都知道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么一个病,但是对这个病到底是个什么病,怎么会发生的,以及发生之后该怎么办都不清楚,今天咱们就先来了一聊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底是个什么病。


1636281594175165.jpg


 

首先来点专业的。从医学上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使得腰椎间盘出现局限性移位,压迫邻近韧带、脊髓、神经,进而导致腰痛以及下腰痛的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有人说,你说这个我们听不懂,那接下来我讲讲咱们听得懂的。


首先什么叫做脊柱退行性疾病?退行性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退化,这种退化随年龄的增长而老化。疾病则是由于这种退化改变了正常的生理性的状态,出现不良的病理性改变。而脊柱退行性疾病,则是发生在脊柱的由于退化而导致的疾病。


1636281631713726.jpg 


那什么叫做腰椎间盘呢?相信大家都吃过猪龙骨,一节一节的骨头大家都认识,两个骨头之间有一个软的垫子,这个垫子就是腰椎间盘。正常来讲腰椎间盘链接两个椎体,与骨面相邻的是软骨,围绕软垫周围的是纤维环,填充在纤维环以及软骨内部的是果冻样的髓核。


1636281649255498.jpg 


在椎体和腰椎间盘后方有一个中空管道,里面是脊髓以及神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包绕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了之后,内部果冻样的髓核由于受到椎体的挤压,从破口流出,进而压迫到脊髓、神经、韧带,这时由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当上述情况逐渐加重,出现腰痛、腿痛、甚至大小便障碍等情况时,就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由于脊髓、神经受压导致的。那这些症状有哪些呢?


首先当突出不严重的时候,纤维环只出现局部破裂,髓核轻度突出还没有压迫到神经,这是可能只有局限性的腰痛,这也是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诊时的症状,当然这个腰痛可能不只是腰痛,有的时候屁股也会痛。


1636281659793919.jpg


 

当髓核突出加重,出现神经压迫的时候,就会导致对应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最典型的表现是从腰开始,走向臀部、大腿、小腿、足底一直到脚趾,大部分患者刚开始疼痛间断发作,而且大多是一侧肢体受累,少数患者会同时出现两侧肢体症状,这个时候也常常会伴有皮肤感觉过敏的情况。


而当突出进一步加重,则会导致肢体运动功能下降,会阴部感觉障碍,严重的将会出现瘫痪以及大小便失禁。


 1636281668900852.jpg


有朋友就要问了有腰痛、腿痛、感觉障碍、甚至说我出现了瘫痪和大小便失禁就能代表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了么?


当然不是,首先要跟急性腰扭伤鉴别,腰扭伤患者有明确外伤史、病程短,压痛明显,没有下肢放射疼痛。再者要跟腰椎结核鉴别,腰椎结核有结核病史,临床症状通常会伴有全身结核感染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此外还有梨状肌损伤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有需要的情况下以后慢慢跟大家聊。


1636281716370782.jpg 


说了这么多,怎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呢?(很简单——找个医生看一下就知道了。)不开玩笑哈,通常,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才能诊断,因此至少需要完善腰椎X线以及腰椎CT才能诊断,当然部分临床症状典型的患者,通过症状也能诊断,然而由于需要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通常在初步诊断后需要完善腰椎MRI才能最终确诊。


所以,玩笑话也不是真玩笑,腰痛一两天没事,天天疼,不仅腰痛腿还疼,该看医生还是要看医生的!

当然当医生的还是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附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刘某左侧腰腿痛5年,加重3周,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至足底。


1636281727212688.png 


术前CT示L5/S1椎间盘突出,行微创孔镜手术,术后第一天下地行走,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简介:


彭松林,医学博士(M.D)、哲学博士(Ph.D),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香港大学博士毕业,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10多年,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称号。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深造学习。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OA)基础学组青年委员,NASS、ASBMR、ORS会员。


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手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Small,JBMR,Bone,JOR等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基金近 15 项。


彭博士门诊时间地点:每周三全天;深圳市人民医院(二门诊)门诊大楼12楼5号诊室


深圳市人民医院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地铁3号线翠竹站D出口)


挂号电话:0755-82297791


160挂号:


160_01.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