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国50岁以上女性人口已达2.3亿,而该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32.1%。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
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上市的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于 2020年 6月在国内的获批上市,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武器”。地舒单抗已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国外应用已超过1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证据。
地舒单抗的使用方法,禁忌症和使用前注意事项
● 使用方法:
建议剂量60 mg,每6个月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经皮下注射1次。
● 禁忌症:
1)对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成份过敏者禁用;
2)低钙血症。
● 使用前注意事项:
在开始治疗前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防止发生低钙血症。推荐在每次给药前,以及在易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首次给药后2周内对其血钙水平进行临床监测。如果任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低钙血症疑似症状,应测定血钙水平。
1.地舒单抗注射以后多长时间起效,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疗效?
2. 既往使用过双膦酸盐的患者是否可以转换成地舒单抗治疗?地舒单抗能否与双膦酸盐序贯或联合治疗?
既往应用过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可以转换成地舒单抗治疗,特别是如下情况可考虑转换:
双膦酸盐与地舒单抗同为骨吸收抑制剂,不建议联合使用。
对于进入双膦酸盐药物假期的患者,必要时(发生新的骨折、骨折风险增加,腰椎或髋部 BMD 下降≥4%或腰椎和髋部 BMD同时下降)可序贯地舒单抗治疗。
3. 地舒单抗能否与特立帕肽序贯或联合治疗?
因特立帕肽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年,停药后可考虑地舒单抗序贯治疗,以维持特立帕肽所取得的疗效。
特立帕肽与地舒单抗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可更显著增加BMD,但联合治疗的抗骨折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4. 地舒单抗可以持续用多久? 是否有药物假期?
地舒单抗长期治疗可持续提升各部位骨密度,无平台期。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地舒单抗不会在骨基质中沉积,其抑制骨转换的作用具有可逆性,停药后 BMD 在 1-2 年内回落至治疗前水平,骨折风险回升,因此地舒单抗的使用没有“药物假期”。
5. 地舒单抗停药以后如何序贯治疗?
对于正在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患者,不应随意停药。若因各种原因需要停用时,建议转换至其它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以减缓骨密度下降及骨折风险回升,并需密切监测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
其它常见问题
如果漏用了一剂,该如何处理?
为确保治疗效果,每6个月定期接受一次地舒单抗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遗漏一剂地舒单抗,应尽快补充注射。此后,应从末次注射之日起每6个月注射一次。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何使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但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30 ml/min)或接受透析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更高。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低钙血症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因此,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 D 和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对这类患者尤其重要。
简介:
彭松林,医学博士(M.D)、哲学博士(Ph.D),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香港大学博士毕业,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10多年,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称号。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深造学习。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OA)基础学组青年委员,NASS、ASBMR、ORS会员。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手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Small,JBMR,Bone,JOR等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基金近 15 项。
彭博士门诊时间地点:每周二全天;深圳市人民医院(二门诊)门诊大楼12楼5号诊室
深圳市人民医院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地铁3号线翠竹站D出口)
挂号电话:0755-82297791
160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