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如何应对帕金森病异动症?

蔡晓东医生 发布于2020-08-31 15:04 阅读量7330

本文转载自帕金森病友会


微信图片_20190617142849.png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以震颤、运动迟缓和僵直为主要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为主。


然而,长时间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诸多并发症,「异动症」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运动并发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困扰帕金森病患者的异动症 。


1,什么是异动症?


异动症,顾名思义就是不“正常”的运动,不自主的运动。帕金森病患者在接受5年及以上左旋多巴药物治疗后,约有40%~50%的患者会出现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


异动症,主要表现为头、手、足、肢体、躯干等部位出现难以控制的不自主异常晃动。不同于帕金森病的少动,异动症指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多动。少动和多动并存,使得帕金森的治疗面临“两难”的选择。


N.gif


2,异动症的类型


根据患者病程、临床表现与服药的关系,一般将异动症的发作类型分为剂峰异动症、双相异动症和关期肌张力障碍。


01剂峰异动症


剂峰异动症,多在用药后1~2小时,即患者感觉药效最好的时候出现,随着药效的减退,剂峰异动症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02双相异动症


双相异动症多在患者服药后、药效刚刚开始起效或者药效即将消失时出现,而在药效最好的时候却并无异动症发作,通常以下肢的异常晃动为主。


03关期肌张力障碍


关期肌张力障碍多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患者服药后随着疗效逐渐减退,伴发腿、足部位的痛性痉挛,俗称“抽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类型的异动症并非相互独立存在,不同发作类型的异动症可同时出现或交替出现在同一例患者身上。


3,异动症和什么因素有关 ?


异动症的发生率与帕金森患者的发病年龄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70岁发病的帕金森患者中约有16%发生异动症,而在40-59岁发病的患者中却高达50%。


此外,帕金森病的严重程度、病程、左旋多巴的日服剂量、低体重和遗传等因素也和异动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image.png


4,如果异动症发生,怎么办?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存在吃药后“身体乱动”的情况,切莫惊慌,注意防摔倒,及时在家属的陪同下至医院就诊。


就诊前,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观察异动症发生的规律,如一般在吃药后多长时间出现,是药效起效、最好还是即将消失的时候?


image.png


条件允许者可以请家属拍摄异动症发生时的视频,以便专科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提供个性化的治疗。


一般异动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个性治疗后,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微信图片_201906101131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