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您好!我的帕金森病已经七八年了,再加上自己本来身体情况也不大好,每天要吃好几种不同的药,真是“吃药比吃饭还多”。
所以我想问一下,帕金森病的药物可以少吃一点吗?毕竟是药三分毒,希望能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减少药量,也能避免一些药物产生的副作用。谢谢!
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帕金森患者通常需要不断地增加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次数和种类来强化治疗,提高疗效。但相应地,随着药物的增加,不良反应和风险也可能相应增多。要做帕金森病药物的“减法”也是很多患者的需求,这需要医生在疗效和风险中寻求一个平衡。也有一些情况,患者可以减少服用帕金森病药物。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呢?
需要适度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情况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①脑起搏器术后
②出现异动症
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直立性低血压、幻觉和神经精神症状、其他少见不良反应等。
1、帕金森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手术后可以减少药量
脑起搏器是治疗进展期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帕金森病患者在植入脑起搏器后,不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而且可以优化药物治疗。
理论上,脑起搏器手术3个月后,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可以减到50%---60%。但这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的。对于手术后运动症状改善明显,并且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这样减药是完全可以的。
2、出现严重的异动症,可以减少帕金森药物
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是“运动迟缓”,但随着疾病进展和大量多巴胺能药物的持续治疗,可能出现不由自主的肢体舞蹈、身体晃动、扭转等不自主异常运动增多,也就是”异动症“。
常见的异动症是”剂峰异动症“,此时应适度降低美多巴等药物的剂量;在减少美多巴的同时,还需添加金刚烷胺对抗异动症。
3、服用帕金森病药物出现了不良反应
①直立性低血压
由于帕金森病存在血压调控神经的病变,常合并直立性低血压,在帕金森病早期可能表现为隐匿的无症状直立性低血压,中晚期时直立性低血压更常见和显著,可出现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
由于复方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能加重血压下降,因此对于出现症状性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如果用其他方法不能获得理想改善,可能需要适度减少这两类帕金森病药物。
②有幻觉、精神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发展到中晚期,可能出现幻觉和精神症状,此时应考虑适当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减药的顺序依次是苯海索、金刚烷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复方多巴等,也就是一般先减苯海索、金刚烷胺,最后减少复方多巴。
③胃肠道反应严重
一些帕金森患者在服用大剂量美多巴、泰舒达等药物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有些患者还相当明显。因此,这些药物的增加应逐步进行,出现胃肠道反应时应及时减少剂量,严重胃肠道反应需要考虑换药。
在多种抗帕金森病药物中,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雷沙吉兰、司来吉兰等)、金刚烷胺等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很少。
帕金森病患者都曾想过减药,尤其是做过手术的患者,他们急于想把药物减掉。但是,在减少部分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同时,可能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加法“,例如添加对抗不良反应的药物、弥补运动症状疗效减退的药物,以及调节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参数等其他非药物疗法等。
另外,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的,抗帕金森药物是否需要减,什么时候开始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